盛璟戎和胡杨走出演员化妆间,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过后台区的通道,从演员等会上场会经过的候演厅直接进了剧场表演厅。
两人边走,胡杨觑了觑盛璟戎,打趣道:“挺久没见你紧张过了。”
盛璟戎:“你单身,你不懂。”
他确实有些紧张,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他感觉自己像担心自己家孩子一样,担心应虞康今天的首演。
他在心里失笑了下,他原以为自己永远都不会体会到当家长的感觉,毕竟他和应虞康不会有小孩,没想到现在不仅体会到了,还体会得这么早。
应虞康对这部舞剧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心血,虽然应虞康不怎么说,但他知道应虞康对这部舞剧的在意,他知道应虞康的野心和梦想。
从他们两人年少时,他就知道了,他见证过应虞康在家里的练功房一次次练习,见证过应虞康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当一个人完全见证了另一个人努力的过程的时候,那对方的梦想有时候也就成了自己的梦想。
应虞康的梦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成了盛璟戎的梦想,他期待应虞康站上舞台。
两人在剧院演出厅坐下,观众们也陆陆续续检票进场,过了一会,舞台帷幕缓缓拉开,浅青色和藕色这类的素雅颜色为主的舞美呈现在眼前,而舞者们错落定格在其中,乍看像一幅闲适淡雅的古画,烟云与山林,文人共雅士。
这一幕很好地展现了宋朝的审美趣味风雅。
《定风波》的舞美和服饰,是在参考了很多宋朝的古画和绘本后定下来的,同时整部舞剧的构思和编排,也请教了多位深度研究宋朝和苏东坡的学者进行学术指导。
在考据之下,剧组将传统美学和现代技术做结合,将宋朝的审美意趣在剧场舞台上进行呈现。
这部舞剧,通过苏轼广为传颂的词,如《水龙吟》《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定风波》等,将苏轼的一生串联起来。
一个人的一生何其漫长,一部作品要去展现一个人,势必是要根据主题进行取舍的,《定风波》这部舞剧的重点,更侧重在苏东坡从得意到失意的后半生,虽然失意,可正是黄州惠州儋州的失意,让苏轼成为了苏东坡,他豪放戏谑,他天真浪漫,他温厚善情,他是林语堂口中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是苏东坡。
舞剧中还将苏东坡那幅著名的,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通过舞台的屏幕进行了呈现。
在这一部分的时候,应虞康身穿简单的素衣,先是以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展现他在被贬黄州的苦闷,而后肢体动作又一点一点收敛,整个舞台气氛在音乐和他的舞蹈下,呈现出压抑、孤独、惆怅,最后化为了《黄州寒食帖》。
这部舞剧中的出场人物很多,其中张柏雪扮演的是苏辙,蒋闻和扮演的是苏轼的好友陈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