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 > 第344章 老熟人(第4页)

第344章 老熟人(第4页)

他死死盯着包国维:"司令敢不敢拨个实验室?再给我配两个化学系毕业的助手?"

营房里顿时鸦雀无声。几个兵工署出身的技工都倒吸凉气——叠氮化铅这玩意儿稍有不慎就会爆炸,在渝城时连洋人顾问都不敢轻易尝试。

但包国维却是眼前一亮,

叠氮化铅作为起爆药在20世纪上半叶逐步替代雷汞。

汉斯人早在1891年就发明了叠氮化铅,大不列颠、阿美莉卡等国在一战后便将其用于军用雷管。

华夏中央兵工署1936年的《兵工月报》曾刊文讨论叠氮化铅的优越性:"其爆速达4500米/秒,远胜雷汞之3000米/秒"

金陵兵工厂1934年就尝试仿制德式雷管,但受制于原料纯度问题(需进口硝酸铅)。

而与日本的全面战争爆发后,兵工署在渝城的第23工厂在两年后才成功试制叠氮化铅雷管,但产量极低。

正是因为研制难度高,没有财力人力支持的吴大胜在武城一直没有研究成功,

周遭众人心中皆是哀叹,吴大胜是当地军工界出了名的犟种,丝毫没有为人处世的讲究,这也使得他这个老资格迄今还是个小小技佐。

包国维却突然大笑起来。他几步走到吴大胜面前,仔细看了看吴大胜手中的东西,惊得周围警卫差点扑上来。

"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他紧盯着吴大胜,"但咱们丑话说前头——三个月内我要看到突破性的进展。成了,你直接当火药车间主任,

失败了......"

"我吴大胜提头来见!"老技工梗着脖子接话,引得包国维又是一阵大笑。

…………

安置完这伙从武城带来的军工人员后,暮色已经渐沉。

包国维和吴帆并肩走在碎石铺就的营区小道上,皮靴踏在石子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他们身后,临时安置的军工人员宿舍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隐约传来孩童的嬉笑声。

"这次行动很漂亮。"包国维掏出一包哈德门香烟,递给吴帆一支,"第三绥靖区要扩大生产,技术骨干就是命根子。渝城那边,还得继续想办法。"

吴帆双手接过香烟,又立时掏出火柴替包国维点燃了嘴里的香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