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军工厂也能满足常规部队的消耗了。
按理说——现在正该乘势继续扩军、整训、武备齐全,预备着向东线推进才对,您却说不打仗?”
一直负责民政方面的陈松柏也忍不住接口:“我不是反对搞民生,可咱们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都在搞民生建设,
基层布了那么多县政、保甲、交通、仓储……已经足够了。”
几人语气都有些着急,怕包国维有些舍本逐末了。
包国维听着,不置可否。他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坐回小榻上,夹起锅里的一块羊肉,蘸了些盐,咀嚼了好一会儿。
等他咽下,才开口:
“你们说得都对。”
“但你们讲的,是这半年、一年;我讲的,是以后。”
屋里安静了。
包国维续了一杯茶,用盖碗轻轻转了几圈。
“两个国家打仗,拼的从来不是前线,而是国力。”
第三绥署也是如此,真正比拼的不是哪个部队打得猛,而是有没有粮食弹药、基本盘稳不稳、民间民心的支援力度。”
“打仗拼的是后勤。”,他抬头,语气清晰,“不是多修几条路、屯几仓粮就叫后勤。”
“是要有一整套能运转、能自我修复的社会系统。”
“后勤一断,物资没了,兵吃不上饭,军火运不进来,怎么办?你以为还能打?”
陈松柏坐直了些,不自觉点头。
包国维继续,语气沉下去,
“有稳定的生产环境,物资才能保障民用、军用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