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凝结成薄冰——化雪的天,反倒比下雪时更冷了。
在一处崭新宽敞的住宅区门口,不少孩子正跟着母亲或祖辈进出院子。
他们穿着讲究,毛领呢大衣、小皮靴、手工缝的围巾——一看就是殷实人家出身。
周围偶尔路过几个寒酸打扮的行人,眼神里难免带着几分艳羡。
但没人敢多看太久,更没人敢动歪心思。
门口四名配枪警卫笔直站在岗亭下,袖口上的标志清清楚楚——这里,是新十一军军官家属的住宅区。
随着豫东局势逐渐安定,流民与移民大量涌入,郑城、商都两地房价水涨船高,
原本仅供军政系统使用的土地,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发起来。
为了缓解民生压力,第三绥署向豫东地区公开招标,启动大规模住宅区建设项目。
第二期完工后,部分住房被划为军政机关的公资房,专供功勋军政官员分配使用。
包国维拍板,新编十一军、警察总队内营级以上军官,只要军功够、年资到,就能排号申请一套二居或三居室。
公平公开,按战功算,谁也别想走后门。
在住宅区外侧的铁栏杆边,一名穿着笔挺军装的青年正来回踱步。他个子高了,站在斜坡上也挺拔如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金志南。
他一身冬款军大衣,腰带扎得紧紧的,没佩枪,靴子却踩得雪渍斑斑。
走得多了,靴面上带了泥水,像是早到了许久。
今年他才十七,可模范军的伙食供得好,营养跟得上,身高已经飙到一米七二。
再加上那张英气未褪、稚气已去的少年脸庞,许多从旁路过的女学生、街坊姑娘都忍不住回头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