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和方艺负责去采集黏土,林风、潘安、沐沐则去寻找合适的石头和木材。
陈嘉和方艺来到岛上的黏土产地,这里的黏土质地细腻,颜色呈黄褐色。
他们用工具将黏土挖出来,装进用藤蔓编织的篮子里。由于黏土比较重,他们来回跑了好几趟才收集到足够的量。
林风与潘安则在树林里挑选合适的石头和木材。
他们要找那些坚硬、耐高温的石头来砌陶窑的内壁,还要砍一些粗壮的树木作为烧窑的燃料。
潘安挥舞着斧头,动作十分熟练,不一会儿就砍倒了几棵树。林风则仔细地挑选着石头,将大小合适的石头搬到一起。
材料准备齐全后,他们开始修建陶窑。林风按照记忆中的样子,先在地上挖了一个圆形的坑,作为陶窑的底部。
然后用石头沿着坑壁砌起来,一层一层地往上垒,形成一个圆形的窑体。
在砌窑的过程中,他们用黏土作为粘合剂,将石头之间的缝隙填满,确保窑体的密封性。
为了让陶窑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林风在窑体的一侧开了一个通风口,在顶部也留了一个烟囱。
通风对于烧制陶器非常重要,如果通风不好,陶坯就可能烧不透或者变形。
接下来是搭建窑顶。他们用树枝和树叶编织成一个圆形的盖子,盖在窑体的顶部,然后在上面再铺上一层黏土,使其更加牢固。
经过几天的努力,陶窑终于初步建成了。
大家望着这个自己亲手搭建的陶窑,心中充满了期待。
林风说:“现在陶窑建好了,咱们可以开始制作陶坯了。”
陈嘉和方艺将采集来的黏土放在一个大木盆里,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手不停地搅拌、揉搓,让黏土变得更加细腻、均匀。
他们将揉好的黏土分成小块,开始制作陶坯。
陈嘉发挥他的创意,制作了一些碗、盘、罐子等不同形状的陶坯。方艺则在一旁帮忙,将陶坯表面修饰得更加光滑。
林风在一旁仔细地看着他们制作陶坯,不时地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