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目光聚焦到她身上。
“王总可以接受一家权威媒体的专访,主动讲述创业历程,不回避资金问题,但重点放在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价值上。”沈佳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奶茶抵物业费那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成功密码。”
王安眼前一亮,微微颔首:“佳佳说得对,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
“同时,我们可以推出一系列关于安居养老社区感人故事的深度报道,展示我们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沈佳补充道。
王安环视众人:“就这么定了。李娜,联系《财经》杂志,我想接受他们的专访。”
三天后,《财经》杂志总编亲自带队,在安居养老总部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深度对话。
“王总,外界对您创业初期资金来源有诸多猜测,您能否澄清?”记者单刀直入。
王安并未回避,而是坦然面对镜头:“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他娓娓道来瓦窑村项目的机遇与挑战,描述自己如何发现养老市场空白,以及为筹集资金所经历的艰辛。
“至于第一桶金,确实有一些早期融资和个人积蓄。但真正让安居起飞的,不是资金多寡,而是'医养结合'等模式创新和团队的不懈努力。”
采访中,王安特意带记者参观了安居养老旗舰社区,让镜头记录下老人们幸福安康的生活。
“看到他们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成就。”王安真挚的话语配上画面中和蔼可亲的长者们,构成了一幅温情画卷。
与此同时,安居养老的公关团队也没闲着。一系列题为《安居故事》的短视频在各平台推出,记录养老社区里感人至深的点滴:一位老教授在社区开设的青少年课堂、一对失散多年的姐妹在安居重逢的故事、社区里老人们组织的“第二青春”艺术团……
这些真实而温暖的故事迅速在网络传播,引发广泛共鸣。
然而,风波并未完全平息。一则匿名爆料在自媒体平台出现,声称掌握王安“非法集资”的证据。
“是徐浪的手笔。”张鸣调查后确认,“他在背后操控几家小型媒体,试图趁机落井下石。”
王安冷静分析:“没有实质证据的爆料,主流媒体不会跟进。我们继续按计划行事。”
他的判断准确无误。缺乏事实支撑的爆料很快被识别为竞争对手的抹黑,反而引发了对王安的同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