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流传到后世时因为保存不当,内容并不完整,因此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误会南枝是个军事天才,还会写兵书。
后来才发现他仅仅只是个整理者,又因为年代久远,南枝具体整理的哪些兵书又不可考不可考,于是又给后世留下一个大疑案。
不过那些身后事都与南枝无关,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
伴读离开时,南枝能够淡定将人送离,对方要去对付北狄的时候,一段时间不能联系,他也只是有些怅然若失,快速恢复状态。
如今人终于要回来了,小皇子却感受到迟来的紧张,并且满怀期待重逢。
或许是知道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重逢,离别时他没有伤感,重逢时满含期待。
如果说南枝对于伴读的归来十分期待,那么帝后对于这位大功臣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
只不过这次顾清晏是凯旋而归,他们在明面上没办法刁难这人,只能私下再想办法考验。
反正放过对方是不可能放过的,对方可是直接拱了他们家水灵灵的小白菜,从帝后的身份而言,伴读所立之功对于大夏而言确实无话可说。
他们也确实应该好好嘉奖鼓励,可是以父母的身份而言,别说是夸奖,不直接对顾清晏动手都算是他们涵养好。
不过考虑到人是南枝自己选择,而不是被强迫,又明确像他们表达只有这个人才可以的意愿。
身为父母再怎么不满对方,也不能真正去当那个伤害自己孩子的人,考验伴读是否靠谱可以,但真要将两个人拆散……
犹豫过后还是摇摇头,两个孩子在一起不容易,如果伴读的表现足以让他们满意的话,他们也会为两个孩子献上祝福。
毕竟顾清晏没有一个靠谱的长辈,顾家那边,他们肯定是得不到祝福了,那么他们这边一定不能出问题。
最起码也要让他们得到长辈的祝福,这就是帝后所想。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伴读的表现足够让他们满意,愿意松口将南枝交给对方照顾。
说起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凡顾清晏换个性别,大概早几年前仁安帝就赐婚了。
毕竟一起长大的人才会更了解对方,不会做一些让对方不高兴的事,会有一种独有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