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会是全网都知道这俩是一对,正主没有否认没有澄清但也没有公开承认。可能会不够爽,但在国内,如果想活跃在舞台前,是最好的办法。柯柯的诉求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变过,他希望季凡川站在这个舞台上。
第八十章没有错过你
季凡川猛然想起一个多月前,在散开的烟雾中,赵柯说“我见过你和齐岩的合影”。之前的所有猜测在这一刻变成事实确凿,赵柯早在陈栩筹资晚宴前就关注他很久了。
第二条微博是四年前,居然和第一条隔了两年。只有一句话“祝你所求皆如愿,所行皆坦途”,配的图片是一束放在座位上包装精美的“情人草”。
“我曾经给一个人买过一束‘情人草’,但没有送出去。”
仿佛被雷电击穿心脏,瞬间触发了更久远的记忆,在夕阳下那片“情人草”花田边,赵柯靠在摩托车上和他说出这句话时的场景跳入脑海。点开那张照片的大图,季凡川仔细分辨了一下,照片一角可以看见锦都机场的标识,应该是机场头等舱候机室的椅子上。
萦绕在心头已久的答案就在眼前,像剥洋葱一样,每剥开一片,都会呛出眼泪。他往下翻去,在那束“情人草”之前,这个昵称为“川流不息”的微博账号很活跃,不用点开,也可以清楚看到,上面的每一条微博都跟自己有关。
季凡川直接拉到底,第一条微博是在九年前,《忠仆》上映的那一年。“季凡川,你一定会红的。”配图是电影里自己的一张单人海报。这条可能太早,并没有获得多少点赞评论。
后面的微博慢慢开始带上超话的前缀,有电影的超话,也有他的超话。发的内容有电影截图,有影评,有关于演技的逐帧分析。这个号逐渐有了粉丝,获得了很多点赞、评论、转发。对自己的称呼也由一开始的“季凡川”变成“川哥”、“哥哥”,最后变成“你”。
在微博上,赵柯延续了他平时的说话风格,除了必要的点评和文字说明,没有多余的情感流露。和评论区很多大胆示爱的粉丝比,“川流不息”显得很内敛很矜持很有分寸,但可以看出来,所有的物料他都很用心地在做,从每一处细节去挖掘自己在电影里的闪光点。很多电影里一闪而过的细节,他都会抓住,一帧帧截图,给出自己的解读。
“终于成年了,可离你还是很遥远。”一条六年前的私人微博,从这一条开始,赵柯对自己的称呼变成了你。
“不要受影响,你可以走得更远。”一条五年前的私人微博,那会儿网上已经有一些关于他的风言风语。
“今年的愿望见到你。”一条四年前农历新年的私人微博,微博的数量开始变少,直到那束被遗弃在座位上的“情人草”画了一个句号,再就是又过了两年那张“仅自己可见”的合影。
原来赵柯那束没有送出去的“情人草”是准备给自己的,学抽烟也是因为自己,那些季凡川曾经在意的,在赵柯心里留下的痕迹人是自己。心脏像被塞进去一个仙人球扎出密密麻麻的洞,每跳动一次都是刺痛,又被无孔不入的酸涩填满。原来他以为的初次见面,对于赵柯而言是久别重逢。而第一次见面,他甚至一无所知。
四年前那句祝福,其实是一场体面的告别,而那张“仅自己可见”更是一种深深的失望。赵柯从不曾打扰他的生活,在还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对他如此失望的情况下,面对陈栩晚宴上自己被人刁难,还是选择帮他解围。
季凡川已经没心情去管昨天的微博都说了什么,退出微博在iPad上找了下,桌面很干净,没有很多图标,点开“文件”发现里面有一个命名为“JFC”的文件夹。点击显示有密码,他试着输入赵柯的生日显示错误。盯着加密文件夹看了一会儿,季凡川笃定地输入自己的生日,文件夹开了。
里面整整齐齐排列了很多子文件夹,按时间顺序从分门别类的照片到出席各种活动的视频,还有每部电影剪辑下来的个人专辑,涵盖了关于自己的一切资料。为什么赵柯对自己那么熟悉?为什么会知道自己的电影都是原声配音?一切都有了答案。
哪怕最后一部电影《猎手》上映时,赵柯已经停发微博了,也一样剪辑出个人专辑,用文档写了影评。他不再抱任何幻想,又退回到一个影迷的位置,只是单纯地希望自己可以电影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