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斥候回报,蜀军主力屯于三马山一带,南部渡口亦有把守。”
前锋出动前夕,魏军这边也摸清了蜀军的部署,羊祜不仅是监军,同时还挂着“参征南将军事”的临时头衔,他对战役的参与程度不可谓不深。
王基看着地图。
从魏军大营到永安宫这段路前半段要走大约五里的沿江山路,之后才会进入永安宫所在的那片开阔地。
然而,若要进入平地必会经过三马山一带,尽管山头不高但还算绵长,是不错的驻军和阻击地点。
加之蜀军在渡口也部署兵力,这使得魏军若只靠水军抢渡口登岸,蜀军主力可随时支援,并不那么容易。
更关键的是,现在已经入了秋,西北风对魏军登陆极其不利。
“我观此人布置,确实不是庸碌之辈。”王基给出评价。
虽然没有让人惊艳的地方,但也没什么可挑刺的,胜在中规中矩,以逸待劳。
“靠步骑正面突破,乃此役的关键。”羊祜沉声道。
........
今日一早,双方都派出大量斥候来回试探。
魏军以许仪、夏侯纂二部共计六千人为先锋,而蜀军这里则是以板楯龚、度、夕三姓板楯兵八千余众为前部,彼此双向奔赴。
许是怕龚氏出工不出力,阎宇将龚成之子龚氏和其众两千余人留在身边听令。
一缕晨曦爬过山尖,洒在寂静的山道上。
忽然,马蹄声和脚步声从东面徐徐传来。
早在行军路上,许仪就跟夏侯纂打好招呼,此役的指挥权将全权由他负责。
这事本身没什么,但主要是话说得却不怎么委婉。
好在夏侯纂性格敦厚,也不在意什么,换作性格类父的兄长夏侯肇在此,怕是不能与许仪匹夫共事。
随着外围游骑的不断归来,预示着一场遭遇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