厩户皇子当然知道大隋和倭国不同,但他想让倭国以后能如大隋一般,甚至更好,当今之世,不学大隋学谁?
厩户皇子谨慎问道:“那倭国应该如何?”
杨广道:“大隋地广人多,外夷臣服。而且大隋的地形多样,适合所有的生产方式。而倭国小国寡民,土地贫瘠,生产能力也极差,靠自己生产,根本养活不了太多的人。没有人,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就极差。”
厩户皇子也苦恼,这是倭国的天然环境,根本不是人力能改变。倭国想一枝独秀,就需要外援,厩户皇子却不敢轻易开口。万一大隋皇帝手一挥,派一支军队到倭国,倭国就可以直接宣布亡国了。
杨广看厩户皇子在侧耳倾听,就继续道:“倭国是小,但小有小的好处,想让倭国这样的小国强大起来,短期内就可以做到。”
“怎么做?”
杨广微微一笑:“把国家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才能干大事。”
厩户皇子更懵了:“怎么集中?”
杨广道:“把老百姓手中所有的财富都收到天皇手中,不允许老百姓私有。这样国力自然就强大了,自然就有能力发动对外的战争。”
厩户皇子真的不懂了,如果他没理解错,杨广的意思就是“抢”。
可这怎么能行呢?
抢老百姓的东西,还是抢所有老百姓的东西,那不是没等发动对外战争,自己就乱了吗?
杨广没有看到厩户皇子眼中的兴奋,反而看到了迷惑,就解释:“当然不能直接到老百姓家拿东西,要先教化老百姓为国奉献,男的为国家打仗,女的为国家生孩子继续打仗。你引入佛教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教化民众吗?一样的话术,不过是加点儿内容罢了。”
厩户皇子皱眉:“宗教教化民众向善,即使有布施,也是出于自愿,这和强行拿走老百姓的私产完全不同,老百姓岂能愿意?”
杨广嘲弄微笑道:“宗教只是劝人向善吗?如果只是劝人向善,又怎么值得当权者大力提倡?宗教最被当权者看中的是教化老百姓要安于现状,降低欲望,面对自己的苦难,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便于统治。把这些混杂进宗教里,把老百姓的对物质的要求降到最低,就能集中力量干大事。”
杨广说的很好,厩户皇子却没有被冲昏头脑。这么好的政策,你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国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