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72章 短期考察(第2页)

第172章 短期考察(第2页)

再怎么说,裴瑜研究的也是日本国内的经济问题,如果论文写得再天花乱坠,可论文作者连日本的国土都没有踏上去过哪怕一次,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顶级的经济学期刊不仅对课题的新颖性有要求,对论文的原创性和数据的时效性也有要求。

在北大图书馆里可以查到的日本经济数据,相比一桥大学图书馆里可以查到的日本经济数据,不管是时效性还是广泛性的差距都是非常悬殊的。悬殊到值得裴瑜亲自跑一趟日本,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只去一个月。

裴瑜听完厉教授这一番话,觉得确实有道理,慢慢地被说服了。

另一方面,虽然她不看好日本在九零年代之后的经济前景,但是她对日本昭和年代的最后辉煌还是有好奇心的,能去看看好像也不错。

接下来的问题是,能不能说服各科的科任老师们,让她请一个月的假。

现在的北大教授们多少还是有些傲娇的,如果裴瑜不得到他们的点头同意,就直接拍拍屁股走人的话,保不齐哪个教授一生气,直接让她挂科,那可就麻烦大了。

-----------------

“裴瑜的时间不应该浪费在课堂上。”负责阅卷的李正元老师深深地感叹了一句。

上周考试一结束,李正元老师总共喊了两个人帮他批改期中考卷子。

前几年的时候,李老师都需要喊三个人来帮忙,分配两个研究生给前面的题目打分,一个研究生给最后三道题打分。

至于他自己,只需要最后挑选出研究生们拿不准的卷子仔细批改,其他没有异议的卷子稍微扫过一眼就可以过关了。

李老师除了给大一的数学系本科生们带《数学分析》,还给大二和大三的本科生带选修课,手上的卷子垒得高高的,实在是分身乏术,哪怕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加班批卷,也没空一份一份地批改过去。

像李老师这样的批卷情况,在四十年后已经算是非常负责的了,到了后世,像李老师这样的教授虽然也有给本科生上课,但是课程密度和认真程度比八零年代降级了不少。

到了那个时候,教授们的工作重点几乎都会从教学工作转移到科研上去。除了科研工作之外,还有大量的管理工作和校内校外的各种会议需要亲自处理和出席。

86年的李老师还没有非升即走的压力,还有精力去加班处理大一本科生们的期中考卷子。

喜欢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