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抽出第二张写着蔡彬名字的试卷,快速翻看了一遍,沉思了片刻就笑了起来。
“老师,他写的是不是还不错,虽然有点小瑕疵丢分了,但整体上还是远高于大一水平的。”研究生在试图向李老师证明自己的眼光。
李老师微微地点了点头:“如果是以大一新生的要求来说,确实还不错。不过,他不仅是新生,还是竞赛生。”
“老师,他和裴瑜的差距在哪呢?我听说裴瑜也是竞赛生。”在华国各大主流报刊的头条宣传下,这个在北大学习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当然也听说过裴瑜拿了IMO金牌的事迹。
李老师听到裴瑜的名字,脸上的笑容都更深了,眼睛也眯得更小了,他摇了摇头说:“那差得远了去了,没法比,不是一个层次的。”
“不是一个层次的是什么意思?”研究生虚心请教。
“层次还不懂?你做小学的题目,和小学生做小学的题目那能一样吗?小学生把题目做对了,那是一种层次,研究生把题目做对了,那又是另一种层次。
小学生的考试分数再高,也需要继续上课,研究生哪怕因为计算粗心或者时间有限稍微丢了几分,也完全没有必要重头再学一遍小学的课程了。”
李老师说完,没有把蔡彬的卷子放进办公桌的抽屉里,而是放回了原地,接着又拿起边疆小神童的试卷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抽屉里最后多出了他和裴瑜两个人的卷子。
“老师,我明白了,您解释得非常清楚。”研究生赔笑两声,送走了李老师。
看着李老师离开了办公室,往经管系的教学楼方向去了,研究生把红笔往桌上一扔,大摇其头道:
“李老师也是魔怔了,裴瑜不管怎么说都还只是大一的学生,有什么层次不层次的,她和同班同学的差距怎么可能会有小学生和研究生的差距那么大?哦不对,她还是经管系的,不是根正苗红的数学系学生。”
“人家都拿到华国的第一枚IMO金牌了,肯定是有些异于常人的地方的。”大四的本科生非常羡慕裴瑜能够为国争光,在各大报纸上被大肆报道。
“拉倒吧,要不是有年龄限制,我也想去参加国际数学奥赛,说不定也能拿个奖牌回来。可是我没超出年龄的时候,既没遇到这个时代机遇,也完全不知道有这种比赛的存在。”
“说不定裴瑜就是家里有关系,听说她挺有钱的?”本科生胡乱猜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