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79章 预言者的底气(第2页)

第179章 预言者的底气(第2页)

现在的南亮进教授之所以显得特别厉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占了个“地利”的优势,80年代的东京还是全球金融信息的中心,要数据有数据,要资源有资源,这种条件放在此时的华国是想都不敢想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要是把时间往后推四十年,等华国经济发展起来了,像南亮进这样的访问学者再去北大交流,那待遇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到时候他也就是众多外国学者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哪会像现在这样,一来就能让北大校领导集体出动、热情接待。这只是时代背景造成的差距,现在日本经济如日中天,自然连带着日本学者也跟着吃香。

不过,现在的日本还是有必要专门去一趟的,八零年代跟动动手指就能查到全球资料的互联网时代完全不同,这时候既没有联网的学术数据库,也没有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想找点专业资料跟大海捞针似的。

同样是翻纸质资料,在一桥大学图书馆里找到有用文献的概率,可比在国内大学高太多了。就像挖矿一样,在国内可能得挖十座山才能找到一点矿石,而去日本挖,说不定随便一铲子下去就能碰到矿脉。毕竟日本目前是亚洲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很多重要的经济学着作和期刊,国内暂时还见不到。

多亏了裴瑜有系统的翻译辅助,还有上辈子积累的研究经验,要不然,就算把成堆的日文资料摆在她面前,看都看不懂,更别说引用了。

经济学研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就算是抄袭论文,也得有点本事才行。学术界的每个观点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和辩论,没有扎实的功底,连抄都不知道该怎么抄。

裴瑜想起上辈子见过的那些东拼西凑的研究报告就忍不住想笑,有些人连抄都抄不明白。

最离谱的是有一次在某机构的《2023-2028年华国煤炭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报里,居然出现了“凋零骷髅”这种匪夷所思的字眼。作者在文中信誓旦旦地声称华国煤炭的来源是通过“击杀凋零骷髅掉落”。

做研究最忌讳的就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拿来主义,连游戏术语都敢往专业报告里生搬硬套,可见某些人写研报时连最基本的资料核实都不愿意做。

相比之下,裴瑜现在虽然也要参考大量资料,但每份资料都要经过交叉验证、逻辑推演重重把关,确保每个数据、每个结论都经得起推敲。

……

在厉以宁办公室外围的人群中,大四的张学长和大二的王学长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俩人谁也没有吭声。

就在刚才,蔡彬匆匆和他们擦肩而过,脸上的那股急切劲儿让他们的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

张学长虽然脸上还挂着笑容,但那笑容明显有些僵硬,怎么看都带着几分勉强。站在一旁的王学长同样心情复杂,分不清此刻涌上心头的是对蔡彬能跟裴瑜攀上关系的羡慕,还是对自己处境的失落。

虽然数学系的李正元老师一直表现得比较严肃,板着脸不苟言笑,但他们都习惯了,对此并不介意,反而被激起了好胜心。

包括张学长和王学长在内的许多数学系同学,他们每个人都暗暗憋着一股劲,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学术上做出惊人成就,到时候一定要让李老师刮目相看。

现在李老师对他们的态度越平淡,他们在赢得李老师的认可之后就会越有快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