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坚持了这么多年,守住了技术班底,保住了生产线,这本身就很了不起。现在时机来了,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张厂长苦笑:“希望如此吧。”
裴瑜不再说话,拿出一个小本子,在空姐还没关闭的阅读灯下写着什么。
张厂长拿过来看了一眼,看到本子上工整的字迹,写的都是关于工厂管理和产品开发的内容。
过了一会儿,飞机舱里慢慢地安静下来,原本还有些说话声和走动声,都渐渐消停了。
空姐们开始忙活,把窗户上的遮光板一个个拉下来,挡住了外面刺眼的阳光,又顺手把机舱里的灯给关了。
整个飞机一下子变得昏暗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张厂长的头也晕了,本来也想趁着这机会眯一会儿,养养精神,毕竟接下来的行程还挺折腾人的,可他这心里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他虽然闭上了眼睛,可眼珠却一直在转动,心里翻来覆去地想着厂子里的事情,还有裴瑜这个人。
裴瑜听得懂日语和英语,能帮他们翻译,居然还了解过日本的军转民企业,这倒是让他刮目相看了。
三一三厂的困境,一直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张厂长心上。
这次日本之行,如果找不到出路,他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厂里的职工。
和其他厂子比起来,张厂长管理的三一三机械厂,经营得那叫一个惨淡,盈利额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在全国几百家军工厂里,三一三机械厂愣是排在倒数前几位,混得那叫一个凄凉。
凡是有点儿追求、想着往上爬的人,提到三一三机械厂都跟躲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谁也不愿意往这个火坑里跳。
可偏偏张厂长性子倔,硬是咬着牙留了下来,守着这个破厂子不撒手。
七零年代末期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跟看笑话似的盯着张厂长,觉得他就是个大傻子,守着这么个半死不活的厂子。
大家伙儿都心想,这厂子估计没几天就得关门大吉,等着瞧他的热闹。
可谁能想到,张厂长这一守就是好些年,硬生生撑到了现在。
虽然厂子这会儿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但张厂长这幅不抛弃不放弃的韧劲儿,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都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话还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