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 第424章 玉帝张兴东感悟保险有保还有险但是民生最重要是养老保险(第2页)

第424章 玉帝张兴东感悟保险有保还有险但是民生最重要是养老保险(第2页)

“算是吧,只是管的‘老人’有些特殊。”张兴东捧着热茶,指尖传来暖意,“我们那里,老人们活了太久,年轻时为三界操劳,老了却无依无靠,就像……就像秋天的落叶,没人管没人问。”

“那可得建‘三界养老保障体系’啊。”王晓晓眼睛亮了起来,“就像我们的‘养老保险’,仙官们年轻时缴纳‘功德金’,退休后按月领‘养老金’;再建‘天庭养老院’,配仙医、仙护,让孤寡老仙有个家。保险嘛,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年轻时帮别人,老了别人帮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翻开社区的“养老档案”:“您看,这位张大爷以前是工人,交了三十年社保;那位李奶奶是农民,领‘新农合’养老金。不管以前做什么,老了都能有保障——民生最大的‘险’,就是老无所依;最重要的‘保’,就是养老无忧。”

张兴东望着档案上一张张安详的笑脸,忽然明白,为何凡间称“养老保险是民生之基”——它保的不仅是衣食,更是尊严;防的不仅是贫困,更是绝望。就像这福寿社区,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不是因为活得久,而是因为活得踏实,活得被人惦记。

“姑娘可知,你这‘养老之道’,能让三界的老人们都笑起来?”他周身忽然泛起金光,棉袍化作龙袍,钱袋里的铜钱在光芒中化作万千“福寿通宝”,“朕乃玉皇大帝张兴东,多谢姑娘点化。”

王晓晓惊得手里的茶杯差点落地,连忙行礼:“民女不知陛下驾临,死罪死罪。”

“起来吧。”张兴东抬手虚扶,“你这‘养老保险’之法,比天庭的仙丹更能安度晚年。朕要回天庭了,若姑娘不嫌弃,可愿随朕前往,助三界建立养老体系?”

王晓晓愣住了,随即眼睛里迸发出惊喜的光:“真的可以吗?我还想给老仙们办‘老年大学’,教他们下棋、弹琴;给孤寡老仙配‘陪护仙童’,陪他们说说话;再设‘养老功德榜’,让年轻时多做善事的老仙领更高的养老金——养老,就得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还有用!”

张兴东朗声大笑:“准了!朕封你为‘三界养老总管’,调天庭仙官、地府判官听你差遣,朕还要下旨:凡三界生灵,皆需缴纳‘养老功德金’,老则有养,病则有医,孤则有伴,让‘老无所依’成为历史!”

金光闪过,张兴东携着王晓晓化作一道流光飞向天庭。福寿社区的老人们只看到社区上空升起一道七彩祥云,祥云掠过的地方,老人们的血压更稳了,笑声更响了,连墙角的梅花都提前开了,香气里带着暖暖的福气。

紫霄宫内,张兴东端坐龙椅,王晓晓则站在丹陛之下,面对着满朝仙卿。她手里拿着“三界养老规划图”,正给众神讲解:“……我们先设‘天庭社保局’,按仙职、功德核算养老金;再建‘瑶池养老院’,配仙医馆、棋艺轩、音乐厅;给凡间的土地神、山神也上‘养老险’,香火不够时由天庭补足……”

众神面面相觑,却见太上老君第一个出列:“陛下英明!老臣的炼丹童子早该换些年轻力壮的,那些老仙们也该去养老院享享清福了!”

自此,天庭变了模样。南天门旁建起了“三界养老服务中心”,老仙们在这里学新法术、练太极、唱仙曲;每月初一,仙官们都会收到“养老金”,再也不用变卖法宝;就连地府的老判官,都领上了“退休工资”,执笔画生死簿时手不抖了,字也工整了。

张兴东常去“瑶池养老院”看望老仙,看着赤脚大仙在跑步机上锻炼,看着以前的雷部神将教小仙打鼓,看着王母娘娘给老仙们发“老年营养餐”。他想起那本《三界老龄册》,如今上面的“孤苦”“无依”字样已被“安康”“喜乐”取代,三界的老人们因为有了保障,活得比年轻时更有精神。

这日,王晓晓捧着“三界养老满意度报告”来见:“陛下您看,老仙们的满意度高达九成九!赤脚大仙说,他现在每天晨跑五公里,比年轻仙跑得还快;土地神们领了养老金,给凡间的孩子们买了好多糖果,说这叫‘隔代亲’。”

张兴东看着报告上老仙们的笑脸,忽然明白,所谓“保险”,“保”的是民生底线,“险”的是人心不安;而养老保险,保的是一个社会的温度——年轻时敢奋斗,是因为知道老了有依靠;老了能安心,是因为知道自己曾为世界添过砖。这便是“民生为大,养老为先”的真谛。

而那座矗立在南天门的“三界养老服务中心”,在往后的亿万年里,一直是天庭最温暖的地方。门口的石碑上,张兴东亲笔题下的“老有所养,养有所乐”八个字,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见证着仙凡携手,用保障温暖岁月,用关爱守护黄昏——这,才是民生最坚实的底色,也是三界最长久的安宁。

喜欢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请大家收藏:()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