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凡隔与共此情
最让天庭头疼的,始终是仙凡之恋。三百年前,天规规定,仙凡私通者,仙要剔除仙骨,凡要打入十八层地狱。可张兴东知道,当年他的师父,就是因为与凡间女子相爱,被剥夺了千年道行,郁郁而终。
那年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哭得肝肠寸断。织女的两个孩子跪在天河岸边,一声声喊着“娘亲”,连河水都为之呜咽。
“陛下,该断鹊桥了。”千里眼捧着时辰沙漏,低声提醒。按旧规,相会时辰一到,便要拆散他们。
张兴东望着桥上相拥的身影,又看看岸边哭成泪人的孩子,忽然道:“再加三个时辰。”
“可是陛下,天规……”
“天规是死的,情是活的。”张兴东打断他,“若连这点念想都不给,天庭的仁慈何在?”
消息传到人间,百姓们无不感动。有个书生写下《鹊桥赋》,说“天庭亦有怜民意,不教鸳鸯两处愁”,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但真正的变革,发生在三年后。东海龙宫的三公主爱上了凡间的一个渔夫,为他放弃仙籍,隐姓埋名住在海边。龙王暴怒,要水淹渔村,逼女儿回来。
“陛下,这次绝不能姑息!”西王母难得与张兴东意见一致,“若仙凡都可相恋,天庭的威严何在?”
张兴东却去了海边。他见那三公主正和渔夫一起修补渔网,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上却带着从未有过的笑容。渔夫虽然知道了她的身份,却依旧每天为她挑水做饭,晚上还会给她讲凡间的故事。
“你们不怕天规吗?”张兴东化作老渔翁,坐在他们身边。
三公主握紧渔夫的手:“我宁愿做个凡人,也不愿回龙宫做个没有心的神仙。”
渔夫也说:“只要能和她在一起,哪怕下地狱我也愿意。”
张兴东回到天庭,在凌霄殿上宣布:“从今往后,仙凡相恋,不再一概而论。若仙为凡舍弃仙籍,凡为仙坚守本心,经土地神见证,可许他们一世姻缘。只是仙不可用仙法干预凡间之事,凡不可借仙名鱼肉乡里,违者严惩不贷。”
此令一出,天庭震动。但当众神看到那对渔夫妻子恩爱和睦,百姓们都称赞他们是“神仙眷侣”时,反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后来,甚至有仙官主动上奏,说凡间有对仙凡夫妻,丈夫为救落水的孩童牺牲,妻子守着他的牌位终身未嫁,请求天庭赐她一个“贞烈”的匾额。
张兴东准了。那块匾额挂在女子家门口,风吹日晒却始终崭新,成了当地的一段佳话。
四、风雨过与万邦宁
张兴东在位第三百年,人间出了个暴君,沉迷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还下令拆了各地的神庙,说“朕就是天,何须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