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 第488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感悟宇宙间原来真有无为是最高的说法(第1页)

第488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感悟宇宙间原来真有无为是最高的说法(第1页)

无为之心

玉皇大帝张兴东第三次将"天界新规"的奏摺推到一边时,案几上的镇纸忽然震颤了一下。那是块采自昆仑山的墨玉,三千年里从未出过差错,此刻却像生了灵,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恰似他连日来紧锁的眉头。

"陛下,"太白金星的拂尘悬在半空,不敢落下,"东海龙王又递了急报,说新修的海堤被罡风吹垮了,求天界派天将加固。"

张兴东抬头时,凌霄殿的梁柱恰好投下道阴影,将他半张脸埋在暗处。他望着殿外翻涌的云海,那些被仙法梳理得纹丝不乱的云层,此刻在他眼里竟成了捆缚天地的绳索——是他亲手系上的。

这是他推行"新政"的第三个百年。

三百年前,他看着凡间王朝因变法而强盛,便决意整顿天界。裁撤冗员,修订典律,连瑶池的莲花都要按册登记。他以为只要规矩严明,三界自会井然有序,却没料到东海的潮汐乱了节律,凡间的四季失了时序,连太上老君的丹炉都频频炸炉。

"罢了。"张兴东忽然站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玉阶,带起串细碎的玉珠,"随朕去趟娲皇庙。"

太白金星愣住了。自开天辟地以来,除了每年三月十五的祭祀,从无天帝亲临娲皇庙。那里供奉着创世女神的泥塑,连香火都是最朴素的松枝,与天界的金炉玉烛格格不入。可此刻,张兴东的靴底已踏出凌霄殿,步履间带着种近乎解脱的轻快。

娲皇庙的门是道简陋的柴扉,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像极了张兴东未成仙时,终南山破庙的那扇。庙里没有烛火,只有天光从屋顶的破洞漏下来,在泥塑女神的肩头织成张细碎的网。塑像的手指间还沾着些黄泥,是当年女娲抟土造人时留下的痕迹。

"你看她的手。"张兴东的指尖悬在塑像手背上,不敢触碰。那双手粗糙,带着裂痕,却捏出了山川湖海,捏出了生灵万物,最后只留下这尊朴素的泥塑,任岁月在身上刻下风霜。

案几上摆着本泛黄的竹简,是女娲留下的《创世记》。张兴东翻开时,竹片发出脆响,墨迹早已褪色,却仍能辨认出"大道至简"四个字。他忽然想起自己初登帝位时,曾将这四个字拓下来,刻在凌霄殿的匾额上,后来却被日益繁杂的典律淹没,连自己都忘了。

"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塌了半边,"太白金星望着塑像肩头的裂痕,声音轻得像叹息,"女娲娘娘也没召集众神议事,就背着五色石,一块一块地补,补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

张兴东的目光落在塑像脚边的石子堆上。那些五色石的碎块,有的被风雨侵蚀成齑粉,有的却依旧莹润,像散落在人间的星辰。他忽然想起三百年前,自己为了"规范"星辰轨迹,强行调整北斗七星的位置,结果凡间接连三年大旱,最后还是请出太上老君的法宝才挽回。

"去看看蟠桃园吧。"张兴东合上竹简,柴扉在身后自动合拢,发出的声响竟与来时不同,像是松了口气。

蟠桃园的土地神正蹲在树下,看着新抽的枝芽发愁。见玉帝亲临,他慌忙叩首:"陛下,按新规修剪的桃枝都枯了,老奴实在..."

张兴东却径直走到最老的那棵蟠桃树前。树干上还留着他年轻时刻下的痕迹——那时他刚修出仙骨,跟着土地神学侍弄果树,老神仙总说"树有树的性子,你顺着它,它才肯结果"。如今那痕迹周围,新长出的枝条歪歪扭扭,却缀着饱满的花苞。

"是谁让你剪的?"张兴东摸着那些被齐刷刷截断的枝桠,断口处凝结着琥珀色的汁液,像树在流泪。

"是...是按天界农桑典律第七十六条,说侧枝过密会耗损元气..."土地神的声音越来越小。

张兴东忽然笑了。他想起当年在终南山,自己种的那棵桃树,从不修剪,枝桠乱得像团麻,却每年都结满甜桃。有次暴雨把树枝压断了,他心疼得直哭,老道士却说:"断了的枝,自有新枝来替,你急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