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后面晚来的官民上前‘祭拜’时,登仙台下的瓜果供品已经堆积如山!
实在没了空地堆放,只能摆到外圈,就这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最后竟然延伸出近一二里地!
台周二三里,祭飨满堆山①。
正是说丰收节时,登仙台下官民供奉祭拜的盛况。
(周邈:虽然这种景象,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今年大丰收的事实否则哪有如山的饭食供奉,但也太浪费了!痛心疾首.jpg)
不过多有当地官员倡议
仙使朴实仁善,必不愿见粮食靡费,更不忍贫苦者忍饥挨饿,不如把登仙台下供奉给仙使享用过的供品,无偿布施给饥民吃。
并派人手去实施了下去。
就像遭遇大灾害时,官府和大善之家会给难民施粥一样。
丰收节时,登仙台下的供品也会施给挨饿的饥民。
如此一来,亦是传播美好和善意,令丰收节纪念仙使邈的行为,再添一重意义。
即使千百年后,这种传统也一直流传了下去。
到得那时,已成风俗,对仙使本身的狂热信仰与时下黔首的,早已不如了。
此时隐居乱石村的周邈,还不知道天南地北各郡县登仙台下的祭拜供奉盛况。
但他也已经有所预感。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