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温和、俊朗、赤忱、智慧……的一个男子,偏爱于她,他又怎能无动于衷?
他们若要成就姻缘,于周郎君而言只差表明心意,但于她而言,则还差了一些外在助势。
他不会是在意门户之别的人,她也不曾为家贫而自感卑贱。
她可以自力更生,来日就算与他一拍两散,也能照常活下去。
有他相守,她会珍惜,若是无缘白头,她也可以自在独活。
她不曾想过藤蔓一样依附他,并非奔着他的财富而去,正是无欲则刚,也就不需要诚惶诚恐。
但是,她想要与他厮守,愿意为来日余生过得更好而努力,为之谋划。
她很期待,也很珍惜未来的日子。
那么一些世俗的眼光,如果能够消除,并能让他们过得更好的话,她为何不谋划一番呢?
她幼弟的身世,就是她撕开世俗的口子,靠近甚至进入周郎君的天地的一条路。
正如她方才所说,当时她们不懂分辨玉石,不知道那块玉的贵重,只当是一个寻常信物而已。
那人留下信物本就是以防有孕,诞下子嗣后或许会认回去,因此才留下一枚玉。
认与不认,真到那时也是权衡利弊后才会决定,留下信物只是那人随意的谨慎缜密之举。
先前她们根本没做让榉儿认祖归宗的打算,玉丢了没找着也很快丢开这事。
如今她在收到过周郎君送的玉环、玉簪、玉钩、玉佩……等玉器后,也知道了那块玉石本身的贵重,唯有咸阳城中的贵人才能拥有。
即是说,榉儿的生父是咸阳城里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