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攻不可貌相》作者:海苔卷 > 第136章(第1页)

第136章(第1页)

“明摆着的事儿,说啥啊说。”

“明摆着的事儿,你不说我心里头就没底。像一幅字画,不盖最后那个印,总像留点缺憾。”陈熙南抬起手,食指肚顺着他鼻梁缓缓滑下,“你倒是猜猜,这仨字能让我多高兴。”

他越是期待,段立轩就越是说不出。磕巴半天,看到费尔南小跑过来。他一拍陈熙南大腿,把这个话题暂时揭过:“豁牙子来了。等晚上回家再说吧。”

作者有话说:

损出:调侃对方神态可笑。类似‘熊样儿’。下面这三句话,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

大碴子:瞅你内损出吧。

京片子:瞧您这幅德行。

胡辣汤:看你那鳖样儿。

第83章 风雨同舟-83

因为费尔南坚持吃中餐,三人就近前往13区。坐上能看到街景的电动大巴,在伊夫黑门站下。

13区,是巴黎最有名的一处唐人街。虽然叫唐人街,但更准确的形容是‘东南亚街’。这里不仅有华人,还有大批越南人、柬埔寨人、老挝人、泰国人等等。但部分法国人并不区分来自东南亚的各国人,将其统称为les chinois(华人)。

昏暗的天光里,是一片巍峨的灰色大楼,似巨大的冰块格子。走进小巷,是鳞次栉比的招牌。白底红字、黄底红字、绿底黄字…各种饱和犯冲的色彩,一个咬着一个排,像旧时的香港。

对于看惯奥斯曼街区的法国人来说,这里楼高得粗蠢,招牌亮得庸俗。为了达到‘美化’的效果,随处可见一整面墙的艺术涂鸦。

三人进了个老旧大厦,坐上破烂的手扶梯。商场里四处发着黄,像一件洗了又洗的旧背心。

这里的店铺老板,大多是几十年前的移民。他们长期蜗居在这里,已经和外边脱节,并不清楚国内现在流行什么。而他们的孩子,从小生长在法国,比他们更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大多已经走出唐人街,并不想回来接手这些小生意。于是这里就变成了一卷九十年代的录像带,日日播放着那个年代。

费尔南一路都在表达着自己对中华文化的喜爱,结果领俩人进了个叫做‘茉莉花’的泰越混合餐馆,并兴奋地介绍说这里的三明治很好吃。

段立轩听不懂,陈熙南懒得解释,三人稀里糊涂地落了座。门外的四人位,红漆的木头椅。桌面扣着高脚杯,椅子上绑着红丝绒坐垫。

陈熙南和段立轩并排而坐,背靠商场步行道。费尔南一人一排,和段立轩脸对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