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恩就算在西方建立再大的疆域,也很难对大庆产生什么威胁了。
既如此,秦风倒也不必多管。
至于宁王的封号,至今仍旧没改变,仍旧是宁王。
只不过现在庆人称呼宁王,前面对多个字。
或为北宁王,或为大宁王。
至于鞑靼地的王城,则称之为北宁城。
因为只要宁王还在那里,大庆的北方就再也不会出现祸患,北方自然安宁。
在庆人的认知中,宁王的新封地,是在最北面,故而有了北宁的叫法。
也因为新宁地过于的大了。
也就因此上了个大字,称秦棣为大宁王。
至于秦樉,自然多了个西字。
当然这并非朝廷正式的称号,而是京都百姓们给加上的,随之越传越大,以同其余诸王形成区别。
就三王所掌控的疆域。
放眼更早的历朝历代,都算是堪比皇帝了。
之前数百年的分裂,南北两朝的掌控面积,甚至是西夏皇帝,都远远不如如今三王所掌握的权势大。
虽然。
三王仍旧只是王的名号。
然而三王之后,除了天下之外,诸国已都不敢再私下里称王。
至少在京都这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