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是无法磨灭的,几位皇子及其官员眼见事态不好,只能咬牙违心恭维。
“父皇,顾大人当真是我们大晋的栋梁之材,五年的时间让贫穷偏僻的岭南,成了如今的繁华之地,五年的时间又做出了牛痘这等利国利民的东西,还请父皇嘉奖。”
“是极是极,陛下,有了效率更高的制盐法,我朝百姓就以后就不愁盐吃了,顾大人真是我辈官员楷模,太厉害了……”
众人极尽夸赞顾烨,丝毫不提九皇子。
无论如何这么大的功劳,绝对不能跟九皇子扯上关系,否则他们支持的皇子在民间,还有何名声优势可言?
正所谓功高盖主,顾烨作为一个臣子,名声太大了可不是好事。
既然他们打压不了对方,那就只能捧杀了。
他们就不信,老皇帝和九皇子真能容忍一个名声比皇室还高的臣子!
众人阴暗想。
但他们压根没想到的是,顾烨对此早做了准备。
在“好心腹”的提点建议下,老皇帝早就决定自己死的时候,把顾烨这个可能的后患威胁给带走了。
不管现在顾烨怎么功高盖主,不久的将来都是要给自己陪葬的,老皇帝又怎会忌惮一个死人?
而九皇子就更不用说了,是顾烨洗脑教育大的,思想格局扩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在众皇子的眼睛还在皇位之上时,九皇子的眼睛,早就看向这片土地之外的星辰大海了。
像老师这般厉害的人,九皇子还想多来几个呢,怎么会忌惮?
真要忌惮,那也是在征服星辰大海之后去了,早着呢!
所以。
几位皇子的恭维,根本没有达到挑拨离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