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退下,朱棣心中也十分忐忑。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以及大明边境的安稳,都系于朱元璋的一念之间。
“王爷,陛下还未做出决定,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谋士问道。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如今只能等待陛下裁决。本王这段时间会更加谨慎行事,以免给那些反对本王的大臣抓住把柄。同时,你去联络一些军中将领,让他们做好随时应对边境突发情况的准备。”
谋士领命而去。朱棣心中明白,无论朱元璋做出何种决定,他都要以大明的利益为重。
而在东宫,朱雄英和朱标也在商议此事。
“父亲,如今朝堂上关于朱棣皇叔兵权之事争论不休,您觉得陛下会如何决定?”朱雄英问道。
朱标微微叹气:“陛下心思难测,此事关乎大明江山社稷,陛下定会慎重考虑。我们此时不可轻举妄动,一切以稳定大局为重。只是,你要继续培养自己的势力,但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陛下和大臣们的反感。”
朱雄英点头:“父亲教训得是,孩儿明白。”
不知朱元璋最终会如何决定朱棣的兵权,李萱在后宫处理完周妃一事之后,是否还会面临其他危机,而朱雄英又会如何在不引起反感的情况下培养自己的势力,大明王朝在这后宫审讯揭阴谋、朝堂风云待裁决的关键时刻,局势依旧充满变数,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经过几日的深思熟虑,朱元璋终于决定召见大臣们,宣布对朱棣兵权的决定。朝堂上,大臣们神色各异,都在猜测着朱元璋的决定。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众爱卿,关于朱棣兵权一事,朕已深思熟虑。如今大明边境局势虽暂稳,但北方游牧民族仍有威胁,朱棣在边境多年,熟悉军情,朕决定让他继续统领北方军团,镇守边境。但为防权力过于集中,朕会从旁制衡,设立监军一职,监督军务。”
支持朱棣的大臣们听了,心中大喜,纷纷说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既能保边境安宁,又能防患于未然。”
而那些反对朱棣的大臣,虽心中不满,但也不敢公然反对朱元璋的决定,只能暗自咬牙。
朱棣心中松了一口气,赶忙跪地谢恩:“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托,誓死保卫大明边境。”
然而,这一决定却在后宫引发了新的波澜。那些对李萱不满的嫔妃们,认为朱元璋如此决定,是因为李萱在背后干预。
“哼,肯定是李萱那贱人在陛下耳边吹了枕边风,陛下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一位嫔妃气愤地说道。
“没错,她如今在后宫和朝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另一位嫔妃附和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