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见了自己的声音,有点喑哑,很难得,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像是经年漂泊的羁旅之人看到炊烟时的悸动,烟是浮的,落在眼里却成了压下孤寂的巨石。
作者有话要说: 新手写第一人称很容易陷入自嗨,如果能有小可爱在我跑偏时纠正一下,那真的感激不尽。
金手指会有的,重生文不爽不好玩,但我可能写不出来爽点,毕竟脑洞和文笔之间有巨大的落差。
比较日常,我想写温馨一点,但笔力不太行,所以可能会很寡淡。
☆、第 2 章
我是怎么认识徐济,这大概要从一次不太畅快的酒席说起。
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只会埋头做实验,那科研之路或许是走不长的。除了与各种数据打交道之外,研究人员还需要练就八面玲珑的本事。
实验室里的同事向来挺照顾我,他们拉投资、申课题、陪酒席,而我只需要盯着实验进程。后来我在新型能源领域突破一个关卡时,就曾表明过,这绝不是我个人的成就。不是谦逊,这是事实。
而遇见徐济,只能说是机缘巧合。
那是我唯一一次提出去见投资人。负责人犯了急性阑尾炎,组长不能单枪匹马前去,就带着我前往当地最豪华的酒店。
进去时我谁也没注意,象征性地招呼过后,组长负责交谈,而我只需要坐在旁边充人头。
后来聊着聊着,大概是聊得投机故而兴之所至,话题就转到自报家门上来。这没什么好隐藏的,我接过话头说出了户籍的省市地址。
话音刚落,对面一个人出声道:“我也是。”
我这才注意到对面那个人,和我差不多年龄大小,姿态很随意地靠在椅背上,整个人透着慵懒温和的气息。
投资人在本市是位小有成就的商人,四五十来岁,昂贵的西装呈现出中年男人的意气风发。闻言他扭头乐呵道:“那好啊,同乡有话题,你们俩聊你们的,不用太拘谨。”
我对他略一点头,回过来视线再落到对面那人身上时,他已经垂下了眼,发呆似的盯着桌面上的酒杯,神色恹恹。
酒局快到尾声时,他突然开口:“你是不是在城北一中读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