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随着完成培训的东大飞行员,源源不断地从东部地区转场到西北,再执行空运任务。
合同里约定,美方需要提供不少于12架C-130战术运输机,用于提升货运效率。
底线是12架,倘若美方还想快,那就得提供更多该型机。
显然,这对东大这边来说是有极大好处的。
1965年服役的C-130基本型落后了,但是后续改进的型号,技术是紧跟前沿的。
美国人提供的C-130就是直接从鬼子那边调过来的,都是最新的型号。
装载完毕。
李干机组登机。
在夜色中,C-130再一次起飞,这一次转向西飞行。那两架歼-10C起飞归建,在自己家里面,自己人开飞机不需要护航。
“西北空指,军航8433叫。”机长位置上,李干扶着耳麦,呼叫空军指挥所。
“嗞嗞,军航8433,我是空指,请讲。”一阵轻微的电磁干扰声之后,空军指挥所指挥员的声音清晰传来。
李干说,“我航向270,航高5500,航速600,请确认方位,完毕。”
一阵子之后,空军指挥所回答,“军航8433,雷达已识别,保持航向航高航速,到位报,完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保持航向航高航速,到位报,明白,完毕。”李干挂断通讯。
因为敌我识别器的信号对不上,地面雷达无法自动识别C-130为友机,所以要关闭机上的敌我识别器,应答机信号是通用的,执行这类任务,也要关闭。
换言之,谁都不知道正在飞行的C-130是什么飞行物、属于哪里的,非常容易发生误伤误击。
因此,在起飞后,机组要呼叫地面指挥,让地面雷达把自己识别出来,给予一个临时的编号——军航8433。
地面雷达会根据飞机的航向、航高、航速,来计算出飞机的实时位置,然后进行扫描确认,以确保无误。
C-130沿途所要经过的空域,地面指挥会提前清空,让C-130有优先通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