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边,关羽率领着一支由两辆华丽马车组成的车队,缓缓前行。这支车队堪称史上最硬核的旅行团,因为它不仅有两位身份尊贵的嫂嫂,还有关羽这位威震天下的名将护送。
甘夫人和糜夫人端坐在装饰精美的马车内,车帘上绣着并蒂莲的精美花纹,随着马车的颠簸,那花纹如同活物一般轻轻晃动。车内铺着柔软的貂皮褥子,仿佛置身于温暖的云端,而镶嵌宝石的檀木小几则为这狭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奢华。小几上摆放着西域进贡的新鲜葡萄和蒙顶甘露香茗,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然而,车帘子外的景象却与车内的舒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青龙偃月刀的寒光在阳光下闪烁,仿佛一道移动的钢铁屏障,令人不寒而栗。关羽骑在赤兔马上,威风凛凛,他的丹凤眼扫视着四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在他身后,紧跟着五百名精锐的刀斧手,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每到一处关隘,守将们远远地望见那面绣着“关”字的大旗迎风招展,就如同见到了催命符一般,心中充满了恐惧。他们深知关羽的勇猛和威名,没有人敢轻易阻拦这支车队的前进。
“云长将军!此乃必经之路,按规矩要……”守将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关羽那双锐利的丹凤眼猛地一瞪,仿佛两道寒光直射而来,守将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寒毛都根根直立起来,浑身不自在。他的声音也像是被什么东西给扼住了一般,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手中的令旗都差点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恐惧而掉落。
站在关羽身旁的周仓见状,更是毫不客气地吼道:“按规矩?我家将军的规矩就是青龙偃月刀先砍为敬!识相的,赶紧放行!不然我这板斧可不认人!”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守将们被吓得脸色苍白,纷纷向后退缩。
可怜的守将们在关羽和周仓的威压之下,根本没有丝毫反抗的勇气,无奈之下,只好乖乖地让开道路,放行关羽的车队。等车队渐行渐远,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外后,这些守将们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们的心中却依然充满了恐惧和不满。其中一个守将忍不住低声抱怨道:“这哪是护送啊,分明就是一场移动的军事演习!跟着关二爷走这一遭,比真的打仗还要让人提心吊胆!我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梦见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在我眼前晃悠!”其他守将们纷纷附和,对这次遭遇心有余悸。
路过卧牛山时,突然杀出一伙山贼。为首的裴元绍挥舞着锈迹斑斑的大刀,扯着嗓子喊着自创的口号:"此山是我开......"可话还没喊完,就被关羽随手一刀劈飞的石头砸中脑袋,当场晕了过去,手中的大刀也"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惊起一群飞鸟。另一个叫周仓的黑汉子却两眼放光,扔掉手中的破刀,就跑到关羽马前"扑通"一声跪下,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关将军!收下我吧!我愿意当您的刀奴,每天给青龙偃月刀擦出镜面效果!我还能帮您牵马、扛刀,鞍前马后,绝无二话!我从小就听您的故事,您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迹,我能倒背如流!"那副虔诚又急切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连一旁受惊的山鸡都歪着头打量他。
三、徐庶的"面试现场"与刘备的"求贤三连"
刘备在荆州的日子过得异常悠闲,每日里除了处理一些琐碎事务外,几乎无事可做。他心中烦闷,便时常带着张飞一同前往城门口闲逛,希望能在此地邂逅一位绝世大才。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刘备和张飞如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城门口,倚靠着城门,目光远眺,仿佛两座望夫石一般,静静地等待着那个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人出现。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刘备和张飞在城门口的身影渐渐成为了一道固定的风景线。不仅过往的行人对他们耳熟能详,就连城门口的乞丐们也都知道这两位爷每天在此守候,只为等待一位高人的降临。
然而,尽管时光流转,他们所期盼的大才却始终未见踪影。刘备的心中愈发焦急,而张飞则开始有些不耐烦起来。
就在他们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视野之中。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子,身着一袭补丁摞补丁的道袍,远远望去,那道袍仿佛已经被岁月侵蚀得失去了原本的颜色。他的身上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草药味,似乎他与这些草药有着不解之缘。
男子的背上背着一个比人还要高出许多的巨大竹简,那竹简看上去异常沉重,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字。随着他的步伐,竹简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还会有几片泛黄的书页从竹简中飘落下来,仿佛是被岁月遗忘的记忆。
张飞见状,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轻蔑的笑容。他斜眼瞄了一下那个年轻人,嘟囔道:“大哥,你看这货,穿得破破烂烂的,像个天桥底下算卦的。就他这样子,能有啥本事?还背这么多竹简,莫不是想当移动书摊?我看他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还能帮咱们打天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庶却不慌不忙,只见他从怀中缓缓掏出一片早已枯黄的叶子,那叶子在他手中显得如此脆弱,仿佛一碰就会碎裂。然而,徐庶却小心翼翼地将这片枯叶捧在手心,轻轻地揉搓着,仿佛它是一件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