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后,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其中,广汉郡的一位老农献上了一条妙计:“蜀锦换粮”。他指出,蜀地的织锦精美绝伦,闻名遐迩,而南蛮地区则盛产稻米。若能以蜀锦与南蛮交换稻米,不仅可以解决粮草问题,还能促进两地的贸易往来。
与此同时,江州的一位商人也提出了一个建议:打造“水运漕船”。他认为,长江是一条天然的黄金水道,若能利用其运输物资,必将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诸葛亮对这两个建议都非常重视,他每日召见工匠和商贾,详细商讨实施方案。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连饮食都在议事厅解决,常常忙得忘记了时间。
有一次,诸葛亮在批阅文书时太过专注,以至于误把毛笔当成了筷子去夹菜。侍从们看到这一幕,既心疼又觉得好笑,但都不敢出声打扰他。
二、曹魏的"佛系防御"与曹真的"迷惑指挥"
在洛阳宫的后花园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曹睿身着华丽的龙袍,悠然自得地逗弄着一只新得到的波斯鹦鹉。这只鹦鹉色彩斑斓,羽毛鲜艳,聪明伶俐,引得曹睿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赶来,神色慌张地呈上一份急报。曹睿随意地瞥了一眼,原来是蜀汉再次北伐的消息。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然后漫不经心地从果盘中抓起一颗葡萄,塞进鹦鹉的嘴里。
“诸葛亮又来刷存在感了?”曹睿轻描淡写地说道,“让曹真去应付吧,记得给前线的将士们发些貂皮大衣,别让他们冻坏了。”
站在一旁的太监赶忙谄笑道:“陛下圣明,那诸葛亮不过是穷兵黩武罢了,怎么能与我大魏的雄师相抗衡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远在前线的曹真正在后院与姬妾们一起斗蛐蛐。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蛐蛐罐,完全没有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紧急军情。突然,一名侍从闯入后院,将诏令递到他的面前。
曹真见状,脸色一变,急忙放下手中的蛐蛐罐,甚至来不及穿戴整齐盔甲,便匆匆召集众将。大帐内,他手持马鞭,站在地图前,用马鞭指着祁山的位置,情绪激动地喊道:“诸葛亮这老狐狸诡计多端,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城墙再加高三尺,每个城垛都装上铜铃,一旦有敌军靠近,立刻发出警报!”
张合看着曹真,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鼓起勇气轻声说道:“都督,这铜铃……”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曹真粗暴地打断了。只见曹真突然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沙盘里的木屑像下雪一样簌簌掉落。
“还没完!”曹真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带着一丝恼怒和不容置疑的口吻,“去荆州买三千只白鹅!敌人来犯的时候,就让这些鹅叫起来,以此作为预警信号。这就是我所说的‘生物声波防御系统’!”
帐中的将领们听到曹真的话,都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愕和疑惑的表情。他们显然对这个所谓的“生物声波防御系统”感到十分陌生,不知道它究竟能有多大的作用。
这时,参军辛毗忍不住想要开口说话,似乎是想对曹真的计划提出一些质疑。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曹真狠狠地瞪了一眼,吓得他赶紧闭上了嘴巴。
“你懂什么?”曹真瞪着辛毗,厉声道,“当年淝水之战,东晋就是靠八公山上的草木,成功地吓退了敌军。咱们这鹅叫,可比那些草木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