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戏说三国第18章 六出祁山与智斗曹魏(第4页)

戏说三国第18章 六出祁山与智斗曹魏(第4页)

他随即下令让士兵们用土袋将山下的溪流堵塞起来,断绝了蜀军的水源。接着,张合又让人在谷口燃起炊烟,烤起了香喷喷的羊肉。

蜀军士兵们站在山上,远远地望着山下那滋滋冒油的羊肉,再看看自己干裂的嘴唇,心中的饥渴愈发难耐,军心也开始渐渐动摇。

到了第三天,终于有士兵忍不住了,他偷偷地用自己的佩刀在地上挖了三尺深,然而,除了几捧黄泥之外,什么都没有挖到。

更荒唐的是,马谡为了稳定军心,竟然下令将砚台里的残墨兑水,然后美其名曰“玄玉露”,让士兵们饮用。

街亭失守当夜,马谡蜷缩在断墙下,怀里还死死抱着《孙子兵法》。看着溃逃的士兵们互相争抢马尿解渴,他终于崩溃大哭:"书上明明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

四、空城计的"极限心理战"与司马懿的"职场顾虑"

街亭之战,蜀军大败,诸葛亮被迫撤军至西城。此时,西城城楼上,诸葛亮的手指在那把焦尾琴上微微颤抖着。他的目光越过城墙,落在远处扬起的漫天尘土上,那是魏军逼近的迹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诸葛亮突然轻笑出声。他转头对身旁的童子说道:“取我那套待客的云纹茶具来。”童子一脸惊恐,捧着茶具的手都在发抖:“先生,魏军就要到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似乎对童子的担忧不以为意。他缓缓地将蒙顶甘露倒入紫砂壶中,动作优雅而从容。然后,他对童子吩咐道:“把《凤求凰》的曲谱换成《十面埋伏》,但要奏得像《春江花月夜》。”

童子虽然心中不解,但还是照做了。随着悠扬的琴声响起,袅袅茶烟在城楼上弥漫开来。诸葛亮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四溢。

在这紧张的时刻,他却显得如此淡定自若。他的目光落在城门处,那里有几个老卒正慢吞吞地扫地,仿佛对即将到来的魏军毫无察觉。这一幕让诸葛亮想起了二十年前在隆中草庐抚琴的时光,那时的他也是如此的心境平和。

当司马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涌向城下时,城楼上原本悠扬的琴声却突然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了一般,突兀地断了半拍。

这半拍的停顿,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的心跳都不禁为之一滞。

司马昭见状,心中一紧,他紧紧握住手中的佩剑,目光如炬地盯着城门,高声喊道:“父亲!城门大开,定是空城无疑啊!”

然而,司马懿却像是完全没有听到儿子的呼喊一般,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城楼上的诸葛亮。

在诸葛亮的身后,一个若隐若现的书童引起了司马懿的注意。那孩子的袖口处,沾着一些墨迹,而那墨迹的颜色,分明是未干的调兵文书!

司马懿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玄机。

“退兵!”司马懿突然勒转马头,他的袍袖如旋风一般扫过,将司马昭手中的令旗狠狠地击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