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实行“开中法”(后改为“纲盐法”),商人需纳粮换盐引(销售许可证),盐税直接影响军饷和国库收入。
巡盐御史要监督盐场生产、盐引发放,防止私盐泛滥,查处官员、盐商舞弊行为。
确保盐税按时上缴国库,防止地方截留。
朱由检一针见血的问:“一年比一年少。是不是说明,地方官员和盐商勾结走私,贪污盐税。”
“就比如,你的人...兵部尚书崔呈秀。”朱由检脸上露出腹黑的笑容。
魏忠贤吓了一跳,双膝轰然跪地,用头杵地:“陛下。崔呈秀是大明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
“行了,魏忠贤。今年的巡盐御史,还没有确定。”
“你派遣你的人,去两淮和两浙,收取盐税。监督地方官员,还有盐商。”朱由检说完之后,又拿起了英文版教员语录,认真的观看。
魏忠贤缓缓抬起头,小心翼翼的开口询问:“皇爷,老奴一定派遣,最得力的大臣。前往两淮和两浙,把朝廷的盐税收上来。”
两淮盐区(扬州),全国最大盐区,巡盐御史一般巡视扬州。
两浙盐区(杭州),管辖浙江盐务。
明末腐败的结果,巡盐御史大多数与盐商勾结,成为贪腐重灾区。
朱由检轻飘飘的一句话:“浙江的官场,背着朕搞改稻为桑。东林党的官员,吃相太难看了。”
魏忠贤听到这句话,顿时眼前一亮,仿佛心里有了底气:“请皇爷放心。这次老奴派遣吴淳夫.李夔龙,两位大臣。”
朱由检瞥了一眼,淡淡道:“朕,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魏忠贤,听懂了吗?”
魏忠贤嘴角微微上扬,连忙用头杵地:“听懂了,皇爷。”
“老奴出宫之后,亲自交代吴淳夫.李夔龙。”
魏忠贤心里明白,这是皇爷对东林党的不满。
今年是崇祯元年,盐税不能在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