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名义:我哥祁同伟,截胡小艾大嫂 > 第173章 没有!什么都没有!(第1页)

第173章 没有!什么都没有!(第1页)

最惨的还是阿文和阿强这样的。

他们住的都是棺材房,那种躺进去连腿都伸不直的棺材房。

纪录片拍得那叫一个详细。

在这棺材房里,家的概念彻底变了样。所有的活动都只能在一张小床上搞定。

有的棺材房住户还带着记者进去体验了一把真正的“棺材房”。

接着,记者叹了口气,缓缓开口:“我这还活着呢,就感觉自己已经被四块棺材板给围得严严实实了!”

除了这些,还有那像鸽子笼一样的住处。

屋顶加盖的小房子叫“天台屋”,好处就是价格不贵,但一到下雨天漏水,大夏天又闷又热,让人难受。

把工业或商业大楼的房间改成住的地方叫“工厦屋”,租金便宜,还有电梯坐,可老是怕被查。

还有一种住的地方,叫“笼屋”。

笼屋这东西,从1950年代就有了,一开始是给移民临时住的,就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一张张床。这些地方大多都在深水埗的老旧大楼里,住在里面的人被叫做“笼民”。

电视前的观众们一看屏幕上的画面,全都惊呆了。

一间七十平米的房子里,摆满了几十个三层的铁笼子,住了两百多号人。屋子里满是烟味、汗臭味,还有那老房子的霉味。

“笼屋”大多都在深水埗这种老旧大楼里。

这里的人住的地方,跟鸽子笼差不多大。以前总觉得那边挺富裕,经济比哒陆好太多,以为他们生活肯定也比哒陆人滋润。结果一看,这地方简直比监狱还差劲。

旁边解说员还在说,联合帼都批评了,说住在笼屋里简直是对人的尊严的极大侮辱。有个笼民自己还开玩笑说:“我住这儿就像个孤儿,哪还有什么做人的尊严。”

解说员接着讲,那边好多穷人申请房子,三年了都没能搬进去,所以才住这种笼屋。其实这些人也不算是无家可归,他们就是花最少的钱租个床位,免得流落街头。

后来记者采访了一位老住户,他从笼屋一开始有就住进来了,到现在四十多年了。“刚开始住这儿挺便宜的,几乎不用花钱,但现在不行了,价格一个劲儿地往上涨。”他说,“这几年笼屋的租金从一千五百岗币涨到了两千八百岗币。”

听到这话,一个哒陆人惊呆了,一脸不敢相信地说:“这能住人?这不就是个鸽子笼嘛!”

“这么个小地方,一个玥就要一千五,这也太挣钱了吧!”

好多哒陆人都在那儿嘀咕,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比蹲监狱还惨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