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年为人正直,与林家意气相投,一同下乡后很快成了挚友。
唐大年认为林家是个不错的年轻人,便从中搭桥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
两人看过彼此照片后都觉得满意,随即林家寄出一封信。
其文采受父亲林祯熏陶,刚柔并济,虽纸短却情长。
不久,唐艳玲也回了一封坦率的信,双方可谓互相倾心。
那些年间,对方的来信犹如精神上的珍宝。
小当从唐艳玲口中得知哥哥所在之地也有林家时,便开始频繁地给林家写信。然而,林家每次收到信后都表现出明显的厌烦,甚至想回信拒绝,可他们深知小当的性格,一旦回信,恐怕就难以摆脱了。于是,索性装作没收到,一封也不回复。
尽管如此,小当依旧坚持不懈,这种韧性与她的母亲秦淮茹如出一辙。直到回城的前一天,她还在不停地给林家寄信、发东西。
实际上,唐艳玲早有向小当坦白之意,只是因为性格谨慎,先在信中试探性地询问了林家的情况。林家立刻回了一封加急信,恳求她暂时不要提及此事,一切待回城后再做定夺。
四合院贾家的背景,无人比林家更清楚。一旦透露 ** ,小当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对唐艳玲造成严重伤害。因此,直到回城那天,唐艳玲也未曾向小当提及自己一直与林家保持联系的事实。
唐艳玲的父母早已听说轧钢厂有一位林大工程师,若能将女儿嫁给他儿子,那真是天大的好事。再加上儿子唐大年的极力夸赞,更是让林家成了理想对象。为了避免林家父母反对,唐家人对林家赞不绝口。
下午,林家带着礼品来到唐家拜访。当两位老人见到林家的真实面貌时,立刻认定这就是未来的女婿。他们当场答应了艳玲去四合院见家长的要求,并提醒她初次拜访公婆时要记得带礼物。
唐艳玲与林家也是首次面对面交流。之前仅通过照片认识,如今见面才发现彼此的实际身高、外貌等特征远超预期。两人当场便下定决心,待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着手准备婚事。
夜幕降临,林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这些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厨艺,林祯在一旁时不时指导。
林家笑着说:"爸,你觉得艳玲如何?能让我们满意吗?"
林祯笑着回应:"你们俩要是合得来就好,作为父母,我们会全力支持,不会过多干涉。不管是你们兄弟五人还是你妹妹的选择,只要人品好,其他的困难我们都会帮你们扛着。"
"谢谢爸,唐家人很好,在乡下的那段日子,哥哥大年特别照顾我,伯父伯母也很热情。"
"那太好了,找个时间我和你妈去拜访未来的岳父岳母,尽早给你们举办婚礼。明年姥爷姥姥就要回来了,你尽量让他们抱重外孙的愿望成真。"
"嘿嘿,明白了!对了,大哥大嫂搬进了东跨院齐大妈的屋子,我们住哪儿?隔壁吗?等林栋林梁回来又没地方住了。"
"别担心这个,我们不像贾家,我已经买下了西跨院梁子叔的房子给你。听说他单位分了新房,齐大妈前几天就把房子卖给我们了,明天就开始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