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3章 宁王朱宸濠叛乱(第2页)

第33章 宁王朱宸濠叛乱(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阳明早料到他会回来,在鄱阳湖西岸的黄家渡设下埋伏。他让人把小船装满柴草、硫磺,又派一支精兵埋伏在芦苇荡里,自己则带着主力在岸边列阵,像在“等着挨打”。

七月二十四日,叛军的船队刚进入黄家渡,王阳明就下令:“放火箭!”无数火箭射向小船,柴草瞬间燃起大火,顺着风势往叛军大船烧去。叛军在船上乱作一团,有的跳水淹死,有的被烧死,惨叫声震耳欲聋。

朱宸濠站在旗舰上,看着火海里的船队,急得大喊:“杀出去!冲上岸!”可刚靠近岸边,芦苇荡里突然冲出无数伏兵,拿着刀枪砍杀过来。叛军前后受敌,溃不成军,闵廿四、吴十三等将领要么被杀,要么被俘。

混战中,朱宸濠的旗舰被一根燃烧的断木砸中,帆篷起火。他想跳船逃跑,却被王阳明的部下拦住,一把按在水里,拖上来时像只落汤鸡。士兵们把他捆在船头,他看着远处燃烧的船队,突然嚎啕大哭:“我不该不听娄妃的话啊!”

这场决战只用了三天,十万叛军就全军覆没,王阳明以少胜多,创下了明朝军事史上的奇迹。《明史·王守仁传》里记:“宸濠之乱,前后凡四十有三日而平。”从起兵到被擒,朱宸濠的“皇帝梦”只做了四十三天。

朱宸濠被擒后,王阳明派人把他押往南昌,自己则忙着安抚百姓,收拾残局。可没想到,一个更荒唐的指令从江南传来——武宗皇帝听说平定了叛乱,竟然下旨:“把朱宸濠放了,朕要亲自带兵再擒他一次!”

原来武宗正打着“亲征”的旗号在江南游玩,听说王阳明已经把叛军灭了,觉得不过瘾,想重演一次“应州大捷”的戏码。江彬等太监也跟着起哄:“陛下亲擒叛贼,才显得天威浩荡!”

王阳明听了直头疼,放了朱宸濠肯定会再作乱,不放又违抗圣旨。最后他想了个两全之策:把朱宸濠的枷锁解开,让他穿着囚服站在一片空地上,然后请武宗带着禁军“包围”这里,武宗象征性地弯弓搭箭(当然没射中),再下令把朱宸濠重新捆起来——这场“亲自擒获”的戏码才算演完。

戏演完了,武宗还觉得不够,又让人在南京城里搞了场“献俘大典”。他穿着铠甲坐在城楼上,让朱宸濠等叛军跪着穿过街市,然后宣布“叛乱平定”,才算心满意足地回北京。

而娄妃的结局更让人唏嘘。叛军溃败时,有人劝她逃跑,她说:“我是叛王之妻,死是本分。”投赣江而死。后来王阳明在江边找到她的尸体,见她怀里还揣着那首劝诫朱宸濠的诗,感叹不已,让人把她葬在南昌城外,墓碑上写着“贤妃娄氏之墓”。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朱宸濠被押回北京,武宗下令将他“焚尸扬灰”,宁王府的财产全被没收,用来填补武宗游玩亏空的国库。那些跟着叛乱的官员、谋士,大多被处死,亲属流放边疆,真正应了孙燧“灭族”的预言。

王阳明一战成名,从一个文臣变成了朝野闻名的“战神”。他在平叛中运用的“攻心为上”“出奇制胜”等战术,后来被写入兵书,成了军事家研究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他在平叛期间宣讲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随着他的声望传遍天下,吸引了无数读书人追随,成了明朝中后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流派。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