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屠杀持续了一个时辰,四十二位大臣全部殉难,河水里飘满了尸体,染红了者梗河的水面。永历帝被缅甸士兵按在地上,太子朱慈煊哭着扑上去,却被一脚踹开。当他被押回营地时,看到草棚外跪着十几个幸存的宫女,见到皇帝就哭晕过去。
这就是历史上的“咒水之难”,《求野录》里记载:“死者四十二人,横尸河滨,水为之赤。”而缅甸人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给清廷递投名状——就在屠杀发生前三天,吴三桂派来的使者已经到了阿瓦城,带来的条件简单粗暴:“交出朱由榔,云南边境永无战事;否则,屠阿瓦城。”
莽白于七月二十三日派士兵拆除了者梗营地的篱笆,把永历帝父子和剩下的宫女太监全都关进了木笼,像牲口一样运往阿瓦城。路上,有个叫任国玺的老臣(侥幸未赴宴)想抢回皇帝,被乱棍打死,他临死前喊“大明亡矣”。
八月十四日,木笼抵达阿瓦城。吴三桂的部将爱星阿早已等候在城门口,他看着笼中须发皆白的永历帝,嘴角露出一丝嘲讽:“朱由榔,没想到你也有今天。”永历帝抬起头,冷冷地问:“你是谁?”爱星阿傲然道:“大清定西将军爱星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是汉奸的狗。”永历帝啐了一口,“回去告诉吴三桂,朕是朱元璋的子孙,死便死了,休想让朕屈膝!”爱星阿被骂得恼羞成怒,下令“好生看管”,扔进了阿瓦城的地牢。
地牢里阴暗潮湿,永历帝抱着太子,靠在冰冷的石壁上。朱慈煊问:“父皇,我们还能回南京吗?”永历帝望着地牢顶上的一线天光,喃喃道:“能……等明年春天,桃花开了,咱们就回去……”他知道这是骗孩子,也骗自己——南京的桃花,他再也见不到了。
十月,缅甸人用大象驮着木笼,将永历帝父子送往云南。
当木笼抵达腾越(今云南腾冲)时,吴三桂亲自来“迎接”。他穿着清朝的亲王蟒袍,见到永历帝就假惺惺地跪下:“罪臣吴三桂……”永历帝打断他:“吴三桂,朕问你,你不是汉人吗?为何要做鞑子的走狗?”吴三桂被问得满脸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最后灰溜溜地站起来,下令“加快行程”。
这场从缅甸到云南的押送,走了整整三个月。康熙元年十二月初三,永历帝父子被押到昆明,关在篦子坡(今昆明逼死坡)的一座破庙里。庙里的老和尚给他们端来一碗热粥,永历帝接过粥,对着老和尚拱手:“多谢师父,朕……无以为报。”老和尚叹道:“陛下保重,佛会保佑您的。”可保佑不了了。吴三桂已经在昆明城里架好了刑场,只等清廷的“处决令”。永历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庙里写下最后一道“诏书”,其实就是一封血书,上面只有八个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八个字,后来被刻在了篦子坡的石碑上,提醒着后人,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没有跪着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