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起鸿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很快便消失殆尽,“杨将军所言极是,确实不能重蹈汉朝的覆辙。但平威尚且年幼,眼界有限,急需高人指点……”
“可惜了,太傅在皇兄仙去后不久便因病离世,否则定能担此重任。”段起鸿语气十分惋惜。
眼下,他实在是无人可用,小杨将军和苏将军需要负责京中京外的防务,而川柏仅仅是个太医,对于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们三人都不太擅长。
小杨将军相较于其他两人稍显机敏,但终究还是远远不够。
杨崎垂眸沉思,飞快在脑海中快速闪过朝中能担任此任之人。但与他交好的都是那些呼气巴列的武官,唯一算得上有点头脑的是兵部尚书何通,但怕是不足担任这重任。
与此同时,石川柏也在沉思。但一想到自家那个与内阁关系密切的庶兄,不由心中摇了摇头。
苏烈一直默立一旁,不知该不该开口。
他心中倒是有个合适人选,只是……那人在京城风评不佳,若贸然举荐,恐怕不太适宜……
段起鸿目光微转,落在欲言又止的苏烈身上:“苏将军可是有人选?”
苏烈深吸一口气,抱拳道:“末将确有一人可荐。”
“哦?”段起鸿眉梢轻挑,“说来听听。”
“末将曾为了犬子学业去找过太傅。太傅言其座下有一弟子,天资卓绝。若是他想,那状元之位不过探囊取物。”苏烈说到这,抬眸看向新帝,“然此人性情淡泊,不愿为官,始终未下场应试。只可惜犬子天资低慧,并未入其眼……”
“哦?是谁?”段起鸿听到这话,颇为感兴趣。
“封河。”苏烈开口。
新帝听到这个名字,很是陌生,总觉得哪里曾听过,但又没什么印象。
这石川柏适时插话:“可是安定侯那位庶子?早年以风流放浪闻名京城,虽说近些年收敛了许多,但依旧风评在外……”话至此处,他止住话头。
苏烈重重点了点头,“正是此人。”
“乐安知府浦锋不也是太傅高徒?论资历似乎更为妥当。”杨崎突然插话。
苏烈连连摆手:“浦锋确实可胜任小殿下的太傅一职。但眼下各府州正是政务繁杂的时候,不可贸然更换府官。反观封河,孑然一身,这些年在侯府受尽嫡兄压制,早就不将那些官场手段放在眼里。若能给他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以他的才智手段,必能震慑内阁!”
段起鸿听着三人你来我往的讨论,眼底渐渐泛起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