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阴招,林乔见招拆招:纸张卖不出去,他就通过李村长的关系,销往更远的州县;粮店不卖粮,他就直接用纸张和草鞋与周边村民以物易物;水渠被污染,他就组织族人轮流值守,同时挖了几口备用井。
最让林乔欣慰的是,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林家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强大。到秋收结束时,他们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粮食和资金,准备开始实施最重要的计划——修建学堂。
"哥,咱们现在有钱了,是不是先建几间像样的房子?"林萱看着林乔画在木板上的学堂图纸,不解地问。
林乔摇摇头:"住的地方够用就行,但教育刻不容缓。小树和石头都到了开蒙的年纪,族里其他孩子也不能耽误。"
他规划的学堂虽然简陋,但功能齐全:一间大教室,一间先生书房,还有一个小型图书室。最特别的是,林乔坚持要在教室墙上开大窗户,确保光线充足——这个细节让张教谕参观时赞叹不已。
"林乔啊,你这学堂虽简,但格局不凡。"老教谕捻须道,"可想过取什么名字?"
林乔早有准备:"学生想叫'耕读堂',取'耕读传家'之意。"
"好!好一个耕读传家!"张教谕连声称赞,"他日若需书籍或教具,尽管来县学取用。"
开工那天,全族老少齐上阵。就连小树和石头也帮着搬运小石块。林乔亲自夯实地基,每一锤都仿佛在夯实林家未来的根基。
深秋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照在忙碌的人群身上,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林乔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一年前,他们还是流离失所的逃荒者;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房屋、产业,现在又将有自己的学堂。这一切,都是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出来的。
"爹!你看我搬的石头多整齐!"小树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小脸上满是自豪。
林乔蹲下身,用袖子擦去儿子脸上的尘土:"真能干!等学堂建好了,你就是第一个学生,好不好?"
"好!"孩子响亮地回答,眼睛亮得像星星,"我要学好多好多字,长大了帮爹管账!"
林乔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不远处,林萱正给工人们分发茶水,王大山和赵大锤在争论某种建筑细节,林老四则带着几个老人小心翼翼地安置祖先牌位——那是即将落成的祠堂的第一批"住客"。
夕阳西下,为这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林乔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起点。
喜欢快穿局女员工请大家收藏:()快穿局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