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夜里,林乔正在审阅浙江各府县的夏税收缴情况,突然发现一个异常:"007,分析杭州府近年赋税数据。"
"分析完成:杭州府赋税连续三年递减,幅度分别为5%、7%、9%,但同期商税增长12%、15%、18%。疑似存在赋税转移现象。"
林乔眼睛一亮。这很可能是有官员将本应计入赋税的收入,转移到了商税中,因为后者地方留成比例更高。虽然都是朝廷收入,但这种做法扰乱了财政秩序,必须纠正。
第二天,他将这一发现呈报赵尚书。老尚书仔细核查后,勃然大怒:"好个杭州知府,竟敢玩弄此等伎俩!林员外郎,你即刻拟一道札子,严令整改!"
这件事后,赵尚书对林乔更加器重,甚至让他参与全国赋税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意味着林乔的才能和理念将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的财政政策。
然而,随着地位提升,暗中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一天下朝后,林乔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几个蒙面人围住。幸亏林松、林柏机警,及时呼救,才吓退了歹徒。
"大人,这不是普通劫匪。"林柏捡起地上掉落的一块腰牌,低声道,"像是某大户人家的..."
林乔接过腰牌,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漕"字。他心下了然,这是漕运利益集团给他的警告。
"不必声张。"林乔收起腰牌,"日后出门多留神便是。"
这件事让他更加谨慎,但也更加坚定。回吏舍后,他特意将小树叫到跟前:"京城不比青山县,人心复杂。你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学业不可废,品行不可丢。"
小树似懂非懂,但郑重地点头:"爹,我记住了。"
夜深人静时,林乔独坐书房,望着窗外的明月沉思。京城这个大舞台,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初心,同时保护好家人,将是他面临的最大挑战。
桌上摊开的是他正在编写的《农业改良辑要》,旁边放着青山县最新来信:林家一切安好,耕读堂又添了二十名学生,试验田的甘薯丰收在望...
无论走得多远,那里永远是他的根。林乔提笔蘸墨,在信纸上写下回信:"诸事安好,勿念。京中虽繁华,不及家乡一草一木..."
喜欢快穿局女员工请大家收藏:()快穿局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