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我找到这部电影的灵魂了!”
他不是在和稀泥。
而是在用自己的灵魂,为这部电影,亲自“开光”。
和苏念的这次谈话,对卡特罗而言,无异于一场醍醐灌顶。
他回到酒店,立刻召集团队开会,推翻了之前所有的商业片框架。
激动地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一个女性的内心史诗”。
“先生们,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这部电影的核心,根本不是什么霸道总裁和灰姑娘的爱情童话!”
“是灵魂!我们要拍的,是苏念女士的灵魂!”
卡特罗将苏念的观点转述给团队。
所有编剧,都受到了震撼与启发。
他们不再纠结于外部的戏剧冲突,而是像一群虔诚的考古学家,重新一头扎进陆承宇提供的那些“纪实资料”里,试图挖掘出每一个细节背后。
几天后。
卡特罗团队带着全新的故事大纲,再次走进了陆氏集团的顶楼会议室。
这一次,没有PPT,没有花哨的讲解。
编剧只是将故事的核心脉络,娓娓道来。
陆承宇静静地坐在主位,从始至终,面无表情,没有打断。
当编剧讲到,那个贫穷的少女,在冬夜的出租屋里,一边发着高烧,一边坚持用自己打工赚来的、为数不多的钱,买了最昂贵的颜料,只为了不辜负心中那束光时……
陆承宇放在会议桌上的手,倏然攥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