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村委会紧急召开了村民大会。
小小的会议室里挤满了忧心忡忡的农民,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味和焦虑的气息。
"各位乡亲,"村长站在前面,声音沉重,"根据农技站的初步判断,我们村遭遇了新型福寿螺入侵。这些螺蛳繁殖速度极快,而且对常规农药有抗性。"
"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它们把我们的稻子吃光吗?"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哭腔喊道。
"是啊,我家三亩田已经有一半被祸害了!"另一个老汉捶胸顿足。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周友才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只是不停地搓着他那双粗糙的手。
"大家安静!"村长提高了声音,"老张有个提议,我们可以试试传统的'稻鸭共养'方法。"
老张站起来解释道:"二十年前那场灾害,我们就是靠麻鸭控制住的。这些新型福寿螺虽然抗药,但鸭子应该还是能吃它们的卵和幼螺。"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
周友才和几个邻居合伙去镇上买了三十只麻鸭,当天下午就放进了他的田里。
那些鸭子一见到水,立刻欢快地"嘎嘎"叫着,扑腾着翅膀冲进稻田,低头啄食起来。
周友才蹲在田埂上,满怀希望地看着这些"小战士"。
然而,他的希望很快就被打破了。
那些鸭子起初确实吃了一些螺卵和小螺蛳,但很快就对成年福寿螺失去了兴趣——这些新型螺蛳的壳太厚了,鸭子啄不开。
而且比正常的福寿螺难吃多了。
鸭子都不愿意吃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