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最新统计报告出来了。"她将平板递给李旭,"全省已投放水葫芦的受灾区域,福寿螺死亡率达到98.7%,水稻抢救成功率在85%以上。"
李旭滑动屏幕,查看各地发来的对比照片。
曾经被福寿螺啃食得千疮百孔的稻田,如今新抽的稻穗已经泛出淡淡的翠绿。
那些曾经密密麻麻的福寿螺,现在只剩下零星的空壳漂浮在水葫芦之间。
"回收工作进展如何?"李旭问道。
张薇调出另一组数据:"按照您的指示,我们采取'三三制'回收方案——每亩保留三株水葫芦作为预防,移栽三株到新区域,其余全部清理。目前已完成70%的回收工作。"
她指向地图上几个闪烁的红点:"这几个县市动作稍慢,主要是当地农民看到效果后,舍不得清除水葫芦,担心福寿螺卷土重来。"
李旭点点头,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走到办公室角落的大型水族箱前,里面养着几株特殊的水葫芦和几只幸存的福寿螺。
那些螺明显比普通个体小得多,壳也薄了许多,畏缩地躲在水箱角落。
"你看,"李旭敲了敲玻璃,"这些是第三代福寿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特征。保留少量水葫芦足够抑制它们,不会造成二次灾害。"
张薇凑近观察,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板,这些水葫芦好像也比之前小了很多?"
"没错。"李旭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自限性'基因在起作用。当环境中福寿螺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水葫芦的生长速度会自动减缓,最终维持在平衡状态。"
他走回办公桌前,在平板上划出一份文件:"通知各地农业部门,保留的水葫芦要定期检查,发现生长过快立即修剪。晒干的水葫芦统一由公司回收,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或饲料。"
……
丰城市政府大楼,林市长正仔细阅读着最新汇总的农业报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窗外传来清脆的鸟鸣,仿佛连鸟儿都在为这个好消息欢唱。
"林市长,省里的表彰文件到了。"王秘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放在桌上,"省里特别表扬了我们市的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