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辆中巴车驶入丰收农场。
沈院长、赵爱国等二十多位专家刚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山脚下数十亩的培育池里,不同品种的水葫芦分区域种植,每个区域都立着详细的标识牌。
"沈院长,欢迎各位。"李旭笑着迎上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看起来不像个科学家,倒像个普通农场主。
赵爱国迫不及待地上前:"李教授,那些能杀福寿螺的水葫芦..."
"这边请。"李旭会意地引路,"我们刚好在做对比实验。"
众人来到一个露天试验区。
十几个透明水箱整齐排列,每个箱子里都养着数十只活蹦乱跳的福寿螺。
不同的是,部分水箱中放入了特殊水葫芦。
"各位请看。"李旭拿起一根长杆,指了指3号水箱,"这是普通水葫芦,福寿螺活得很好。"
杆子移向5号水箱:"这是我们的水葫芦,放入才两天。"
"天啊!"一位女专家惊呼出声。
5号水箱里,几乎所有福寿螺都变成了空壳,而水葫芦却长得更加茂盛了。
赵爱国一个箭步冲到水箱前,鼻尖几乎贴到玻璃上:"这...这分泌物..."
他指着水葫芦根系上晶莹的黏液,"是某种特异性毒素?"
李旭笑而不答,带着众人来到另一个区域。
这里模拟了真实的稻田环境,水中除了福寿螺,还有鱼虾、水生昆虫等。
"最神奇的是它的选择性。"李旭指着水中游动的小鱼,"半个月的观察显示,'灭螺1号'对其他水生生物几乎零伤害。"
沈院长蹲下身,仔细检查了一株水葫芦:"李教授,这叶片厚度...根系结构...绝不是自然进化能产生的。"
回到会议室,农科院的专家们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繁殖周期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