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小明有分寸!手机生产牌照,我会想办法去搞!我们几个总不可能卖一辈子的卫生巾吧!”明朗摸了摸鼻子,意犹未尽的说:“咱们试试呗!搞点儿其他的高级货!”
“行吗?”季方语有一些迟疑:“现在好像国内没几家造手机的吧!”
2005年是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剧烈变化的一年,国产手机厂商在面临国际品牌强势挤压的同时,也呈现出分化的态势。
这个年代大部分的国人只认摩托罗拉诺基亚和三星这些手机品牌。
这直接导致国产手机整体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市场份额萎缩!
2005年国产手机整体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的39%下降至第四季度的29.77%,全年呈快速下滑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国际品牌(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通过技术优势和渠道下沉抢占市场。
国产厂商在研发、供应链管理上的不足,大部分的厂商直接从国外进口核心部件拿回国内组装贴牌就能上市销售!
没有技术累积,多数国产厂商面临巨额亏损,例如TCL第一季度亏损3.86亿港元,波导利润同比下降47%!
资金链紧张导致研发投入减少,形成“滞销—降价—利润下降—创新不足”的恶性循环。
波导以全年接近1000万部的销量成为国产手机龙头,占国产总销量的三成,出口量达372.63万部(占国产出口的60%以上)。
TCL因库存问题和低端手机销售疲软陷入困境,全年销售目标2000万部面临挑战。
联想手机表现亮眼,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的2.89%升至第四季度的6.37%,超越波导跃居国内厂商第四。
销量不足150万部的小厂商普遍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部分企业通过出租生产牌照维持运营。
喜欢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后边造国货边炒股成全球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