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趁机问:“黄书记,其实这些东西最终还是要先解决手机生产牌照!”
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这块敲门砖。
黄万春放下汤碗,擦了擦嘴,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点声音:“明朗,信息产业部现在对手机牌照卡得很严,主要是前几年有些企业拿了牌照不干正事,搞贴牌甚至倒卖,扰乱了市场。所以现在审批非常谨慎,对企业的资质、资金、技术储备要求都很高。你们现在的情况,直接申请独立牌照,难度非常大,几乎不可能。”
明朗的心又提了起来。
“但是……”黄万春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也不是完全没有缝隙。部里这两年也在鼓励真正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打破国外垄断或者开辟新市场的项目。你的‘软件优化’和‘智能交互’方向,如果能包装好,突出其创新性和未来潜力,或许能打动某些领导。”
明朗听得心潮起伏,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激动地说:“黄书记,我们都努力尝试!只要能拿到‘准生证’,后面的事情我们拼命去干!技术材料、商业计划书,我保证做到最好!研发场地,我下午就去落实!”
“好!有这个决心就好!”黄万春看着明朗眼中燃烧的斗志,非常满意:“你也别把所有压力都扛在自己肩上,政府这边肯定帮你们跑部里沟通,咱们政府和企业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
“太感谢您了,黄书记!”明朗感觉心里暖烘烘的,这顿饭吃得值!不仅仅是因为肚子填饱了,更是因为心里那幅关于手机产业的蓝图,在黄书记的指引和承诺下,变得更加清晰、更加触手可及。
他不再是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背后站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两人越聊越深入,从具体的零部件供应商名单,聊到可能的人才引进目标;
从研发实验室的初步规划,聊到未来产业园的选址构想;
甚至聊到了手机品牌的名字和初步的市场推广策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朗的奇思妙想和黄万春的务实政策建议相互碰撞,擦出不少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