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称呼“郑书记”。
“组织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一个干部的历史表现,组织都在观察、在记录。是与非,功与过,组织会实事求是地给出结论。”秦风的眼神锐利如刀,牢牢钉在郑卫国脸上,“在当前这个重整山河、清除积弊的关头,最重要的不是到我这里来表决心、撇清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拿出实际行动来! 是看你接下来怎么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风的声音并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的力量砸在郑卫国心坎上:“你是区政法委书记,你的岗位职责不是‘站队’,而是忠于法律、忠于职责、忠于人民!把你管辖范围内的队伍整肃好,把那些还抱着侥幸心理、试图浑水摸鱼的害群之马挖出来!把你职责范围内能梳理清楚的孙凯案余毒线索,毫无保留地彻查清楚!这才叫真正的信任基础!这才叫真正的担当作为!至于区里的人事调整,组织自会从工作出发,全局考量!不是你该操心的问题!做好你自己的事!”
郑卫国脸上的“恳切”瞬间僵住,一丝被戳穿的难堪和无法控制的慌乱从他眼底飞速掠过。秦风话语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的神经,让他精心准备的说辞变得苍白而虚伪。他那点试图靠投机来自保的心思,在绝对的清醒和原则面前,无所遁形。
“是…是,秦书记教诲得是!我一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绝不让您和组织失望!”郑卫国几乎是有些狼狈地低下头,仓促应了一句,再不敢直视秦风的目光,几乎是逃也似地退出了办公室。门关上后,走廊里他沉重的脚步声略显急促,很快消失在幽暗的尽头。
人事工作的巨大压力,并未因为击退一次“表忠心”而消散。相反,它以一种更隐晦也更沉重的方式,借由更高层级传递了下来。
次日的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上,刚结束一个议题的讨论,会场气氛稍显轻松。市长李志强端起茶杯,像是随意地走到了秦风身边的位置坐下。
“秦书记,你们区里最近动作很大啊。”李志强看着杯中的茶叶浮沉,语气听不出喜怒,仿佛拉家常。
“破而后立,拖不起。”秦风平静回答。
李志强微微颔首:“魄力值得肯定。长河项目快速复工,‘阳光工程’监督那一套,初见成效。那几个民生项目,我也听到不少积极评价。”他话锋一转,声音低了几分,带着一种过来人式的斟酌和提醒,“不过啊,秦风同志,人事工作,尤其在这个节骨眼上,太敏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你推的‘火线考察’,初衷是好的,要拔除病根嘛。但风声一起,下面多少双眼睛盯着?稍有不慎,‘排除异己’、‘清洗队伍’的帽子,可就不好摘了。”
他放下茶杯,瓷器轻碰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目光意味深长地看向秦风:“孙凯倒台,已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现在最重要的是平稳过渡,稳定压倒一切啊!太过激进的…动作,会不会引发新的不必要的猜测?甚至影响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建设合力?有些位置,是不是……可以适当考虑更成熟、更有把控力的同志?有时候,速度,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他没有明说丛丽丽的名字,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忧虑和倾向性,已经昭然若揭——他希望秦风在核心人事上,为了“稳定”,做出妥协,放弃破格提拔丛丽丽这样可能引发争议的锐角,改用李成平这样的“缓冲阀”。
来自市委副书记张建华的政治压力、政法委书记郑卫国的投机试探、市长李志强因“稳定”而生的动摇倾向——几股方向各异却又能瞬间形成合力的暗涌,从不同维度悄然汇聚,沉重地压在了代理书记秦风挺拔却略显孤单的肩上。
喜欢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