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流放三千里,我靠厨艺带飞全家 > 第二百章 砌灶(第2页)

第二百章 砌灶(第2页)

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那么好的精力,随便什么石头、土块都能玩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乐此不疲。

午后,施老太太精力不济回房睡觉,谢秋槿坐在凉亭中缝制衣物,桑榆则开始准备在厨房右侧搭一处小灶。

这个灶台她老早就想搭的,只是一直有事耽搁,才拖到今天。

厨房里的两个锅完全不够用,当时让王木匠他们帮忙砌灶的时候她漏掉了一点,忘记让他们在灶台中间预留个汤罐位置。

所谓的汤罐,就是锅灶中间专门用来烧水的地方,借助两边炉灶炒菜煮饭的余温加热,让汤罐中一直留有热水,省得每次想喝热水都得现烧。

不过没有也无伤大雅,一家这么多人,就算留了个汤罐,也不够全家人喝,还是得烧水。

当然在外搭土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两个锅不够用,但凡要做个长时间炖煮的菜,就得占住一个锅。

桑家住的院子除了院门那一圈竹篱笆外并没有围墙,内里三面又都是山壁。

只要不把炉灶口对着竹篱笆,就不怎么需要考虑防风的问题。

桑榆想了想,最终选择将炉灶的一头朝向山壁,炉灶口朝向凉亭。

先将地面清理干净、平整好,挖去大约五至十厘米,增加炉灶的稳固性。

接下来要做的就该是放锅,根据锅沿确定锅位和风道位置。

桑榆手头上没有多余的锅,但厨房里有现成的锅。

她问谢秋槿借了一截线,跑进厨房量好锅的直径与深度,拿石头在地上粗略画了个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草图。

具体位置确定好之后,要做的就是开始砌筑灶体。

最先要做的,是在锅位下方用石块砌一个'U'形或'口'字形结构,作为添柴口和灰坑。

高度约二十到二十五厘米,宽度比常用柴火要稍宽一些。

一般情况下,接下来就要往这上面锅的正中心下面放上一个铁制的炉箅子,用来给锅底送风、承漏煤灰。

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铁制的带着均匀小孔的圆形簸箕,厨房里的两个锅锅底下都放着一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