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李林甫却突然提高声调,“太子此策看似可行,实则难成!”
李林甫他绝不会放过这个打压太子的机会。只见他整了整衣冠,声音陡然提高:“吐蕃必会举国来夺大非川,此事毋庸置疑。但即便我军全歼来犯之敌,也绝无可能越过积石山!”
他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这千里山脉中,险关要隘多如牛毛。纵使攻下九十九处,只要剩下一处未克,大军便寸步难行!”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李隆基不由得微微颔首。积石山的险峻,确实如此。
“更可怕的是——”李林甫突然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森然,“即便吐蕃只剩残兵败将,也足以扼守这些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李林甫虽是奸佞之臣,这番分析却鞭辟入里。历史上秦汉军队不是没有击溃过羌人,但每次追击到积石山前,都被残兵凭借天险所阻,最终功败垂成。
“唉!”李隆基长叹一声,重重拍在龙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朕不甘心啊!大唐开国百余载,第一次兵锋直指逻些,难道就要止步于此?”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此刻眼中满是不甘与挣扎。
他何尝不想一举荡平吐蕃?但作为明君,他更清楚现实,比起高仙芝远征小勃律的艰难,翻越积石山的难度何止十倍?
那连绵的雪山绝壁,就像一堵无形的城墙,将大唐的铁骑拒之门外。
陈玄礼白眉微蹙,上前一步奏道:“陛下,何不召集群臣共议此事?”这位老将军虽心向战事,却也深知兵者国之大事,不敢轻率。
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善!”当即摆驾含元殿,召集群臣议事。
初时,满朝文武无不振臂高呼“灭吐蕃”,声震屋瓦。可随着争论深入,朝臣渐渐分为两派:
一派以年轻将领为主,慷慨陈词:“当乘胜追击,永绝后患!”他们指着西域地图,意气风发;
另一派多是老成持重之臣,摇头叹息:“积石天险,非人力可越。”他们列举秦汉往事,语重心长。
两派争执不下,李隆基端坐龙椅,眉头越锁越紧。这位开创盛世的帝王,此刻竟陷入前所未有的踌躇。
“父皇,”太子李亨突然出列,“边关将士最知实情,何不听听哥舒翰等将领之见?”
“着啊!”李隆基拍案而起,眼中重现神采,“速传朕旨,命哥舒翰、李乾等详议进军之策!”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请大家收藏:()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