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他余光扫过太子与李林甫,见二人眼中精光一闪而逝,心下大定,今日便要借这二人之力,先斩杨氏一臂!
“老臣附议!”陈玄礼声如洪钟,“杨大人既连军功真伪都辨不明,若被吐蕃细作利用...”老将军冷笑一声,“只怕明日赞普的案头就能见到我军布防图!”
杨钊霍然起身,正要反唇相讥,却听李林甫阴恻恻补刀:“杨侍郎确实...不谙兵事。”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却把“侍郎”二字咬得极重,提醒众人这位不过是靠裙带爬上来五品官。
“父皇明鉴。”太子李亨突然离席,“此乃千秋伟业,强如秦皇汉武亦未竟之功...”他眼角余光扫过杨钊涨红的面皮,“当慎之又慎。”
杨钊眼底怒火几欲化为实质,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若被排除在此等军国大事之外,无异于向满朝宣告,这个靠贵妃裙带上位的新贵,终究进不了权力核心。
“杨卿。”李隆基终于开口,声音温和得令人心悸,“你且去督办春衣事宜。”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将杨钊彻底划出了决策圈。
杨钊听着李隆基那温和却不容置疑的话语,如遭雷击,浑身僵冷。他费尽心机讨好圣心,进献珍宝,甚至不惜谄媚逢迎,可到头来,竟比不过一个李乾的分量!
马屁精再得宠,终究抵不过开疆拓土的功业。李隆基虽已不复当年英明,但吞并四夷的雄心犹在,权衡之下,终究还是偏向了李乾。
”臣……告退。”杨钊深深吸气,竭力让声音平稳,可任谁都听得出,那话音里藏着微微的颤抖。
他躬身行礼,转身退出大殿,每一步都走得极慢,仿佛脚下踩着刀尖。直到踏出殿门,冷风一吹,他才惊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凉意直透骨髓。
李林甫微微侧首,向李乾投去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天子选择了李乾,说明此人在圣心之中的分量极重。以李林甫的城府,自然明白,这样的人,要么拉拢,要么至少不能得罪。
只要李乾不威胁他的相位,他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李乾淡然一笑,算是回应。
“李卿,说吧。”李隆基挪了挪锦墩,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