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和鞑子打仗的时候,死的人太多了。敌人不会因为你手下留情,就会放过你。
他们只会斩草除根。
高丽人更是如此,如果他们有实力,肯定不会满足一个半岛。
即便现在,他们明知国力不如云朝,还是觊觎辽东的大片土地。
为了获得这片丰饶的土地,他们又岂会对汉人手下留情?!
所以,兵工坊大肆收购木桶和石油。每多一桶汽油,云朝士兵就能少一些牺牲。
方隐年本来打算回云州的,但遇到东征高丽的事,他便自告奋勇留下来。
方家人先行一步,回云州。云州有他们的产业和牵挂,京都虽好,但不是他们的家。
方隐年就是云朝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搬。
他留在兵工坊,指点工匠们:“十份油,一份石漆,再密封好。”
提炼过程中,除了汽油,还得到了煤油。这些煤油可以用来做煤油灯,配上云州产的琉璃灯,应该能卖上不错的价钱。
方隐年可没忘记,自己身上还有玻璃务的官职。
云州玻璃厂产出的琉璃,质量和产量甩出大食一大条街。
一些消息不灵通的大食商人,原本想着大赚一笔,结果,还没到京都呢,就在云州见到各式各样的琉璃器具。
这才惊恐地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琉璃,除非低价甩卖,否则根本卖不出去。
大云人只认云朝的琉璃器。
这些大食商人亏得血本无归,只能在云州打工,赚点回家的路费。
倒是云州官方组织的西行商队,赚得盆满钵满。
在方隐年离开云州的时候,云州官方组织的西行商队已经超过十支,除此之外,还有中小型民间商队,打算跟官方一起去西域。
对此,云州刺史颜同初是相当鼓励的,为了刺激民间西行,官府还提供了【西行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