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书中的理论知识,李天星指导几个儿媳妇在田地里实践起来。
还别说,再生稻生长的挺好,如今都抽穗了,绿油油的一片,长势极好,看着这模样只要稻子灌浆期灌浆好了,又可以丰收一遍。
张家村其他村民基本上照着李天星说的做法去侍弄再生稻,经过这十多天下来,看到自家田里的再生稻也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稻穗饱满,绿意盎然。
村民们一个个露出大喜的神色,每日都有不少人上李天星家中来,主动向她请教更多关于再生稻种植的细节。
再生稻之事,再次给村民带来了无本的收入,这也让村民更加信赖、尊敬李天星了。
“这个张火家还真厉害,再生稻居然能成,这简直是前所未闻了。
要是再生稻推广了出去,以后大燕不会缺粮,百姓也不用挨饿受冻、丰衣足食了。
或许自己应该再主动一些了。”李先生看到水田内再生稻生长的生机勃勃,抽穗整齐量多,此时根本就没有人怀疑,这再生稻不能够种成了。
李先生心中一动之后,便往张里正家中走去。
正好此时正值傍晚,张里正也在家中。
“李先生你来我家找我爹有事情吗?快进来坐。”张木吃完晚食,出门的时候碰见了李先生后,他笑着连忙把李先生给迎进屋里头去。
“是找里正有些话要说,你爹可在家的?”李先生笑着问道。
“在的,正在后院纳凉,我领李先生你去。”张木笑着点头。
领着李先生到了后院。
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给这方小院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
张里正惬意地坐在一张藤椅上,手持一把大蒲扇,轻轻摇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
如今他们村子越过越好,建城墙,保护村民,烧砖卖钱,再生稻事情又能够成,以后每年能够多收一半粮食上来,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不仅仅是张里正很满足,其他的村民更是满意现在的日子了。
张里正听见脚步声,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温和地落在了李先生的身上。
“哎呀,这不是李先生嘛,快请坐快请坐。”张里正见是李先生来了之后,他连忙起身,热情地招呼。
李先生是读书人,还是童生,日后要在他们的村子里面教娃儿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