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邱院长看重老友后嗣延续,不在乎这个后嗣是不是祝鑫。
宋婉君在意的也是祝家兴盛,子嗣能干,至于这能干的是谁?
这不重要,只要她是祝家的老太君就好了。
她陪着邱院长夫妻用完膳,邱院长主动开了口,“今年云麓书院还空了一个名额。”
宋婉君欣喜。
“还是您待我好,正要和您说一件事,三叔公膝下有个小孙儿,也是我的堂弟,今年十六,才中了秀才,希望进这书院多学两年呢。”
邱院长意外,“祝家人?”
宋婉君笑意不变,“正是呢,三叔公是祖父的亲弟弟,这些年我和夫君多亏了长辈照拂。”
邱院长自然同意。
宋婉君说完,又提起了一个话题,“我有件事还请您帮一帮。
我读了些书,可也只是这样了,不晓得科举是个什么章程,绍庭快八岁了,我想给他找个师父,正经学习些东西。”
她这话说得着实是太过谦了!
正经科举出身的人,那都是还没会跑就会读书的人,祝相在世时,是亲自给祝绍庭定下了读书章程!
邱院长,“你马上要去京城,准备在那里住多久?”
“估摸着一年,若是有事情耽误,多住些日子也行。”
邱院长道,“我有个人选,不过他公务繁忙,只能抽空指点一二了,算不上正经师父。”
宋婉君屏息凝神,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瞬间喜上眉梢!
邱院长给出的人正是当朝吏部尚书秦瑞峰。
真要说做学问,宋婉君自然能给长子找到许多人,但是搭上吏部尚书就不好办了!
吏部总管天下官员的考核,吏部尚书素来有天官的的别称,权势极大。
大到了什么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