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回亲哥被斩首前,我被娘家带飞 > 第66章 启程(第4页)

第66章 启程(第4页)

常逸阳极不赞同,话语中甚至有隐隐指责宋婉君慈母之心太过,有误了孩子一生的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下只有一甲进士和二甲优秀者才能进翰林院,进了翰林院才能有望入阁,若是三甲进士,大多就是在地方任职,如果没有机缘,顶天就是布政使了。

这固然是高位,可是对于祝家,委实不够。

不考虑这个,三甲进士一向是读书人中排位最低的,有些心气的读书人,宁愿晚上三年再考,也不愿意临时上阵,最后得了一个同进士的称号。

这一关不仅在考上,更在于名次,这就需要才学出众。

科举分为三场考试,童试、乡试、会试加上殿试。

过了童试得到秀才称号,其中童试又分为三场,县试、府试、院试。

宋婉君当然晓得,说来惭愧,她身边的亲眷们还没人过不了童试的,哦,三叔公除外。

“夫人晓得县试考什么吗?”

“这自然是晓得,考的是四书文,试帖诗、经义、策论、律赋等。”

单是四书文这一项,是主考官从四书中抽取句子来让应试者做一篇八股文,这句子可能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句,这叫做截搭。

不能熟练掌握四书,连题目都能误会了。

除去通读四书,了解四书给出的名家注释,这个名家注释也是引经据典,更加诘屈聱牙的东西,还要熟知历史,熟背文学名篇,这是为了用典。

八股文自然有指定的格式,总之就是在种种规矩之中写出一篇好文章,实用和经典相结合。

这就需要大量时间学习,而这只是其中一项。

“敢问夫人,您希望子嗣何时过童生试呢?”

宋婉君张嘴又闭嘴,她是晓得童生试的内容,自己也是熟读经典,当然是晓得其中难度。

不会和外人那样,说考的不过是那几门,教材就是那几本,你学了三五年还不能考个全省前三回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